5月19日,峄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峄城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正介绍,峄城区结合实际情况,创建“信易成”惠民利企一个诚信品牌,打造一个信用平台,实施信惠民、信惠工、信惠商“三项举措”,推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五进工程”,促进信用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

——构筑严密的组织体系
4月27日,峄城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打造“信易成”惠民利企诚信品牌。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64家区直单位及7个镇街。各成员单位均制定了本单位社会信用建设工作落实方案,推动本行业、本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镇街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统筹镇域信用工作。各村居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引领作用,成立信用议事会,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全区构筑了自上而下、步调一致、统筹推进的组织体系,确保信用工作有序开展。
——出台完善的配套政策
制定了《关于在全区试行信用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信易成”惠民利企诚信品牌行动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针对《峄城区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峄城区“榴花分”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深入挖掘信用建设与行业监管、守信激励、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结合点,形成了意见、方案、办法全方位支撑的制度体系,确保信用工作有据可依。
——搭建高效的工作平台
以智慧城市平台为依托,以覆盖全区自然人、法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横向与区直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库联通,纵向与省、市信用平台密切对接,形成以公共信用信息为主、行业特色信用信息为补充,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具有峄城特色的信用信息“一张网”,客观记录和反映自然人、法人等各类主体的信用状况,为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筑牢“基础桩”。
——拓展具体的应用场景
深入探索“信用+”应用场景,着力打造“信用+特色产业”,明确“三片一果”产业定位,将信用工作与峄城特色产业结合,助力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打造“信用+工业倍增”,将信用工作贯穿项目的审批、开工、纳统、投资等全链条环节,切实发挥信用助推企业融资、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优势作用,推动工业倍增计划实施;着力打造“信用+村居(社区)”,将信用建设嵌入村居(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中,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共同推进工作开展。
——开展广泛的诚信宣传
以宣传贯彻《关于在全区试行信用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体系为重点,依托“信用五进”工程,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信用文化和信用建设方面的宣传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建设成果、信用奖惩典型案例,大力弘扬信用文化理念,让信用精神逐渐融入城乡发展血脉,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为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的信用建设新体系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强化严格的督导考核
峄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建立考核通报机制,强化跟踪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区考核部门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高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通过定期打分排名、奖优罚劣,确保考出实效。
下一步,峄城区将以打造“信易成”惠民利企诚信品牌为重点,以信用资格参加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社会治理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构筑信用竞争新优势,打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
(记者 孟令洋)
链接:http://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1_1142975.html#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