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枣庄市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枣政办发〔2024〕6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加快推动我市专利转化运用,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实现。
专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升级、塑造产业发展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实施方案》为我市专利转化运用提供了整体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对于推动我市专利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专利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全市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2亿,专利开放许可达到500件,专利转让许可达到1000件,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实施方案》在产学研结合上,提出了全面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收集全市企业技术需求,优化整合专利运营体系,提高专利转化运营效率。《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动石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高附加值作用,辐射发展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挖掘第三产业潜力,推动石榴产业立体式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支撑。《实施方案》提出开展基层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建设,建立建立市、区(市)、镇(街)三级知识产权大保护模式,加大部门间协作执法、市区(市)间联合执法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全覆盖、无死角。此外,《实施方案》还部署了知识产权赋能中小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等工作。《实施方案》为我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总体思路,将加快推动专利产业化,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新闻 记者 张环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