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2021年1-12月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计数据解读)

来源: 峄城区统计局 时间: 2022-02-15

    今年以来,全区大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重要经济指标和前三季度相比位次实现大幅前移,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4.63亿元,同比增长8.3%,位居全市第排名不含高新区,下同),较前三季度全市排名提升三个位次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65.54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4.19亿元,增长9.9%。

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位居全市第二,较1-11月提高3.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排名提升四个位次。工业产品销售率97.5%,上升0.6个百分点。1-11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18.17亿元,增长17.2%;利润总额8.03亿元,下降42.4%。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轮胎、服装机制纸产量分别达到586.4万吨、758.1万条、3485.3万件、38.4万吨。其中水泥增长30.9%,轮胎增长15.7%,服装增长59.3%,机制纸增长21.1%。

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2%,位居全市第五,较前三季度回升一个位次。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19.9%。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2.1%、44.5%、53.4%;分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6.6%;制造业技改投资下降47.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4.6%,下降10.3个百分点;“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2%,提高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13.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0.8%。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01亿元,增长10.1%,位居全市第四,较前三季度提升一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22.19亿元,下降11.9%,位居全市第六。

五、税收收入小幅增长

全区全口径税收收入15.08亿元,增长2.0%,位居全市第五。其中,区级税收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12.7%。

六、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9亿元,同比增长16.4%,位居全市第三,较前三季度前移两个位次。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31.32亿元,同比增长15.6%。规上重点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59.0%。

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良好互动  

市人行监管数据,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0.10亿元,同比增长9.6%,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居民储蓄121.17亿元,同比增长11.2%,位居全市第二。贷款余额112.38亿元,同比增长16.9%,位居全市第三。存贷比为70.2%,位居全市第五。

八、电能消耗逐步回升

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1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1%,较上月累计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10.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2%,较上月累计回升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30亿千瓦时,下降4.2%。

九、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6元,增长8.6%,位居全市第四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18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7元,增长10.1%。


2021年1-12月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计数据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2-15    来源:

    今年以来,全区大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重要经济指标和前三季度相比位次实现大幅前移,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4.63亿元,同比增长8.3%,位居全市第排名不含高新区,下同),较前三季度全市排名提升三个位次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65.54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4.19亿元,增长9.9%。

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位居全市第二,较1-11月提高3.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排名提升四个位次。工业产品销售率97.5%,上升0.6个百分点。1-11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18.17亿元,增长17.2%;利润总额8.03亿元,下降42.4%。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轮胎、服装机制纸产量分别达到586.4万吨、758.1万条、3485.3万件、38.4万吨。其中水泥增长30.9%,轮胎增长15.7%,服装增长59.3%,机制纸增长21.1%。

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2%,位居全市第五,较前三季度回升一个位次。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19.9%。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2.1%、44.5%、53.4%;分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6.6%;制造业技改投资下降47.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4.6%,下降10.3个百分点;“四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2%,提高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13.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0.8%。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01亿元,增长10.1%,位居全市第四,较前三季度提升一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22.19亿元,下降11.9%,位居全市第六。

五、税收收入小幅增长

全区全口径税收收入15.08亿元,增长2.0%,位居全市第五。其中,区级税收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12.7%。

六、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9亿元,同比增长16.4%,位居全市第三,较前三季度前移两个位次。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31.32亿元,同比增长15.6%。规上重点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59.0%。

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良好互动  

市人行监管数据,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0.10亿元,同比增长9.6%,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居民储蓄121.17亿元,同比增长11.2%,位居全市第二。贷款余额112.38亿元,同比增长16.9%,位居全市第三。存贷比为70.2%,位居全市第五。

八、电能消耗逐步回升

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1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1%,较上月累计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10.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2%,较上月累计回升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30亿千瓦时,下降4.2%。

九、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6元,增长8.6%,位居全市第四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18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7元,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