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1月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计数据解读)
今年以来,全区科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有喜有忧,有以下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工业产品销售率92.8%。1-10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7.73亿元,同比下降4.2%。利润总额2.22亿元,同比下降72.6%。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轮胎、服装、机制纸和煤炭产量分别达到328.1万吨、689.6万条、2644.6万件、36.5万吨和73万吨。其中水泥、服装、机制纸、煤炭分别下降40.5%、11.9%、0.3%、18.4%,轮胎增长1.6%。
二、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受房地产企业投资下滑及京台高速年初退库等因素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10亿元,同比下降50.4%。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0.5%、53.5%、46%。
三、财政实力稳步增强
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1.01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24.55亿元,同比增长3.6%。
四、税收收入下滑
由于水泥、煤炭、建筑、造纸行业增值税减收,11月当月全口径税收收入0.54亿元,同比下降54.7%。1-11月全区全口径税收收入累计11.71亿元,同比下降15.0%。其中,区级税收收入7.57亿元,同比下降7.5%。
五、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累计13.83亿元,同比下降31.5%,较上月累计提高4.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累计51.03亿元,同比增长10.8%,较上月累计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较上月有所提高。
六、“四上”企业新增态势向好
1-11月我区新增“四上”企业56家,其中工业11家、批零住餐30家、重点服务业14家、建筑业1家。
年度第一批新增“四上”企业18家,其中工业13家、批零住餐3家、重点服务业2家。
年度第二批申报“四上”企业16家,其中工业13家、批零住餐1家、重点服务业2家,已审核至省级。
七、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市人行监管数据,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7.2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居民储蓄139.98亿元,同比增长16.7%。贷款余额128.25亿元,同比增长15.0%;存贷比为72.4%。
八、用电量平稳增长
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1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