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工作成效:峄城区打造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精致版

来源: 时间: 2021-05-06


峄城区统筹整合原本分散的社会治理资源,运用智慧化治理手段,打造“榴乡诉递”综合治理平台,对群众诉求及相关部门的服务情况实施全方位实时管理,从而织密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了社会治理的预警和动态治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可复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搭建“一个平台”。为更好地助力全区加快发展、追赶发展的进程,峄城区进一步提升“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打造了接诉即办、精准研判、精准派单、精细服务的“榴乡诉递”“精致版”。精细化定格,全区划分438个基础网格、118个专属网格。专业化定人,明确由镇(街)包村干部担任专职网格员,全面开展定期走访巡查、社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排查、诉求办理监督等工作。清单化定责,出台《峄城区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信息采集清单》和《实战手册》,梳理事件采集清单13大类58项。

办好“三个诉求”。受理“民生诉求”,解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问题。对群众反映和网格员搜集的民生诉求,按照属地优先、逐级上报的原则,由“榴乡诉递”指挥中心研判派单、限时解决。目前,共接收民生诉求90516件,办结89617件,办结满意率98.6%。受理“执法诉求”,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将所有需要联合执法的事项,全部纳入“榴乡诉递”指挥中心办理,由镇(街)或部门提出申请,指挥中心分析研判派单,明确主责部门、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实现临时性单独执法向“清单式”联合执法转变。目前,共接收执法诉求34件,已办结28件,办结满意率100%。受理“发展诉求”,解决“向谁求助,谁来服务”的问题。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需镇(街)或部门协调办理的事项,企业和有关单位提出诉求,指挥中心指派专人落实,接诉即办,开通“绿色通道”,加大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力度,限时办理,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共接收发展诉求34件,已办结34件,办结满意率100%。

完善“五化机制”。管理智能化,开发包括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综合服务平台一体运行的“榴乡诉递”智能化系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下情直通化,“榴乡诉递”微信公众号开通各类账号9100余个,实现下情直通、实时调度、全程监测。条块联动化,整合行政审批、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功能,推动部门通力协作、集中处理,形成权责清晰、条块联动的工作体制。落实闭环化,对承办的“诉求”事项,实现受理、研判、分流、督办、反馈和考评全流程办理、闭环式运行。

落实“七项保障”。落实机构编制,设立区“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明确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镇(街)设立分中心,实现实体化运作。整合执法力量,整合区级行政执法力量约140人,下沉到镇(街),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由镇(街)统一管理考核,形成了综合执法大格局。形成职责清单,梳理汇总形成部门和镇(街)职责清单498项、权力清单4242项,作为“诉求”分流和部门履职的重要依据。足额保障经费,区财政列支“雪亮工程”预算总经费4050万元、网格员补助及工作费用356万元。投资580余万元完成平台系统开发及硬件建设。强化跟踪问效,对办结“诉求”事项,由诉求提出单位或个人点评反馈;区“榴乡诉递”指挥中心、区委重大事项推进中心跟踪督办、考核评估。完善考核机制,出台《峄城区“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考核办法》,纳入全区综合考核,考核前两名的部门直接定为区级先进集体。加强督导问责,出台《峄城区“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问责规定(暂行)》,明确6种问责情形,严防作风不实、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供稿:    来源: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