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峄城区举行“满意峄城”创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3-06-22


6月21日,我区举行“满意峄城”创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

今年以来,区卫健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瓶颈”问题,聚焦便捷就医、服务能力、公卫服务、全生命周期健康,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区卫健局将紧紧围绕让群众享受到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这一核心,统筹调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体验,强化医疗服务保障支撑,落实“峄心为民·满意峄城”15项惠民实事清单,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便利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提高群众的医疗获得感。

发布会上,区卫健局主要负责人通报了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峄城区卫健系统2023年15项惠民实事清单具体内容;相关负责人就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关爱老年人健康具体举措、智慧接种门诊便利性、“先住院 后付费”及“床旁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邀请了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枣庄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枣庄广播电视台、大众网和区级主流媒体记者参加。


“峄心为民·满意峄城”2023年卫生健康系统惠民实事清单

1  搭建“满意医诚”服务、调查、投诉、吐槽平台,深入了解群众心声并针对相关问题精准改进;

2  推行“中药代煎、免费快递”便民服务,开展“错时门诊”,实行门诊服务“早开门”“不打烊”,挂号“三日内复诊免费”,病历复印“七天工作制”;

3  开通基层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基层需向上转诊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跟进办理住院,优先安排床位;

4  推行“先住院 后付费”,患者病区入院、出院,“床旁一站式结算”等服务新模式。开展“帮办陪送访”服务(进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5  推行“不打烊”食堂,为患者提供24小时服务。开展“我为患者让车位”活动,二级医疗机构职工车辆不在院内停放,缓解患者就医停车难问题;

6  由二级医院牵头,年内开展“送健康、送温暖、送知识”大型义诊、巡诊活动不少于100场次;

7  开展青少年健康心理爱心护航行动,组织心理专家进校园开展心理辅导课堂,年内不少于10场次;

8  开展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守护行动,组织眼科专家进校园开展眼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及视力屈光筛查,年内不少于10场次;

9  建设智慧接种门诊2处,3年内实现7个镇街全覆盖;

10  建设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2处,促进“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新模式落地;

11  建设健康驿站不少于7家,满足辖区居民自主、便捷的健康体检需求;

12  建设医联共享机制,加强与国家级、省市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引进医疗新技术不少于5项;

13  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7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深度下沉,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提升;

14  建设青少年心理辅导基地1处,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15  加快推进“健康峄城”建设,全年打造健康细胞25个。



峄城区举行“满意峄城”创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

发布时间: 2023-06-22    来源:


6月21日,我区举行“满意峄城”创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

今年以来,区卫健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瓶颈”问题,聚焦便捷就医、服务能力、公卫服务、全生命周期健康,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区卫健局将紧紧围绕让群众享受到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这一核心,统筹调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体验,强化医疗服务保障支撑,落实“峄心为民·满意峄城”15项惠民实事清单,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便利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提高群众的医疗获得感。

发布会上,区卫健局主要负责人通报了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峄城区卫健系统2023年15项惠民实事清单具体内容;相关负责人就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关爱老年人健康具体举措、智慧接种门诊便利性、“先住院 后付费”及“床旁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邀请了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枣庄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枣庄广播电视台、大众网和区级主流媒体记者参加。


“峄心为民·满意峄城”2023年卫生健康系统惠民实事清单

1  搭建“满意医诚”服务、调查、投诉、吐槽平台,深入了解群众心声并针对相关问题精准改进;

2  推行“中药代煎、免费快递”便民服务,开展“错时门诊”,实行门诊服务“早开门”“不打烊”,挂号“三日内复诊免费”,病历复印“七天工作制”;

3  开通基层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基层需向上转诊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跟进办理住院,优先安排床位;

4  推行“先住院 后付费”,患者病区入院、出院,“床旁一站式结算”等服务新模式。开展“帮办陪送访”服务(进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5  推行“不打烊”食堂,为患者提供24小时服务。开展“我为患者让车位”活动,二级医疗机构职工车辆不在院内停放,缓解患者就医停车难问题;

6  由二级医院牵头,年内开展“送健康、送温暖、送知识”大型义诊、巡诊活动不少于100场次;

7  开展青少年健康心理爱心护航行动,组织心理专家进校园开展心理辅导课堂,年内不少于10场次;

8  开展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守护行动,组织眼科专家进校园开展眼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及视力屈光筛查,年内不少于10场次;

9  建设智慧接种门诊2处,3年内实现7个镇街全覆盖;

10  建设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2处,促进“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新模式落地;

11  建设健康驿站不少于7家,满足辖区居民自主、便捷的健康体检需求;

12  建设医联共享机制,加强与国家级、省市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引进医疗新技术不少于5项;

13  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7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深度下沉,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提升;

14  建设青少年心理辅导基地1处,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15  加快推进“健康峄城”建设,全年打造健康细胞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