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峄城区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与教学活动信息

来源: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时间: 2024-05-18

峄城区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

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活动信息


一、指导思想

学校学期教学工作以市教科院、区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工作计划和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素养导向,聚焦全面建设达标课堂、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质量提升,遵循“11345”工作思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校高品质发展。

二、工作思路

学校教学工作遵循“11345”工作思路。“1”即围绕一条主线:新课堂达标;“1”即用好1个支撑:“校本教研”;“3”即落实三项评价:课堂评价、教研组评价、质量评价;“4”即抓好四项工作:常规管理、科学实验、读写育人、社团活动;“5”即实现五个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提升、学生素养提升、科研水平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工作目标

1.全面建设达标课堂。学校教学工作以推进新课堂达标为主线和载体,通过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学校全面建设达标课堂方案,提高教师教学实施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打造“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训练,当堂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开展系列达标活动,稳步推进新课堂达标。

2.努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坚持教学中心、质量核心理念,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落实“11345”工作,努力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学校向高品质发展转型。

四、工作措施

(一)深化课堂达标,推动强课提质

1.全面建设“达标课堂”。依据《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工作要点》和峄城区小学教研室《2023-2024学年全区教学工作方案》,构建目标导向、素养导向、高阶思维导向的课堂达标教学模式。借助推门听课、立标示范课、教学研讨课、练习汇报课、每一人一节评比课,师徒结对课堂互听、名师工作室人员听课,加强对教师的课堂指导,精心打造课堂。深度实践“以德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达标”的教学评一致智慧课堂。

2.持续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践行大单元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新课堂达标系列活动:课程标准学习,课程纲要撰写,学历案设计,课堂教学展示,单元作业(试卷)设计,学习任务群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突出对大单元教学的积极探索,坚定落实课程标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3.扎实落实课程方案。坚持育人为本,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补充,校本课程为拓展的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以后既融入课程;全面开启社团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学生提供保障;扎实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加强体育、美育和艺术教育,强健学生体魄,发展学生素养。

4.认真落实“四清”制度。通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四清制度的落实,推进课堂达标。课堂教学要有堂测练习环节。“日日清”、“周周清”以清作业为主,“周周清”由教导处负责实施。

(二)强化教研支撑,推促教师发展

5.推进“4+1”教研。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素养,“兴教、强校”的必然路径,学校继续推进四研齐抓。组织好以学科教师参与的半日教研,年级学科组的每日教研,校际间的区域教研,“请进走出”的培训式教研。半日教研”,领航教学,要为教学提供最前沿的范式。“每日教研”,即研即用,要为实践提供最及时的策略。“区域教研”,思维碰撞,要为借鉴提供最有效的资源。“培训式教研”,打开视野,要为发展打破羁绊和瓶颈。半日教研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每日教研在年级学科组内举行。区域教研每月举行一次。培训教研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

实施“沉浸式·跟踪式教研”,通过走进教研组、走进班级,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跟踪问题,着力解决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强师增能,强课提质提供保障。

6.规范课题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规划课题,对课题研究要加强管理,规范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答辩等工作。对已经申报的区级课题和省级课题要加强过程管理,力求通过真研究收获真成果。

7.组织好小微课题研究。结合“新课堂达标”主题,继续推行“小微课题研究活动”。学期初由教导处拟定课题,学期末以小论文评比的方式进行结题验收。小微课题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问题解决,发挥“兴教”作用。

8.推进幼小衔接试点研究,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一年级要做好幼小衔接研究工作。一是构筑家校园协同育人机制。二是举行园校联合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双向奔赴”实践,让园校从课程与教学上真正衔接起来。建立常态化园校联研制度,推进幼小衔接试点研究,建立良好科学衔接教育生态。

9.规范名师工作室管理。兼职教研员要成立学校中心团队、建立名师工作室,要在“全面建设达标课堂”方面发挥理念领航、研究领航、实践领航的作用。要通过举行培训活动、教学示范、教师指导、联合教研活动开展工作。

(三)深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10.持续推进三项评价工作。推进评价改革,突出三项评价实施。深化课堂评价。规范课堂评价标准,依据标准对教师的常态化课堂、研究性课堂、评比类课堂进行精致评价、促进课堂真实达标,以赋分的形式鼓励教师执讲教研课、观摩课、示范课。

完善教研组评价。聚焦教研组“每日教研”“组长作用”发挥和组员参与评价教研组工作。教研组评价实行周量化,月考核制度。聚焦研究、实践、理念领航作用的发挥和成员教师成长,完善对市级兼职教研员的评价。兼职教研员考核以每学期组织3次重大活动为底线。

推进质量评价。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行全学科学业质量监测机制和专项素养评价机制:完善考试学科、非考试学科(音乐、美术、体育)以及汉字书写、朗读、作文、英语口语、科学实验等专项素养测试制度和成果展示机制,构建全环境育人体系。

11.完善星级学生评价。用好“星级学生”评价机制,每月评选出“智育之星”、“体育之星”、“美育之星”、“劳动之星”、“特长之星”引领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着眼素养培育,用心培养创新精神。凭借语文、数学以及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学、劳动课程教学,着力创新思维培育,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抓实重点工作,夯实质量之基

12.抓实常规管理。教学常规要坚持一体化理念。课程纲要撰写、学历案设计、课程实施、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都要指向目标达成与促进学生发展。作业设计要基于巩固、拓展和迁移,作业批改要善于发现问题,获取学情。作业布置要统筹。 一二年级保证无课后书面作业。3-6年级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要在学校内完成作业。辅导要针对学生的疑惑点,缺失点。质量检测组织要严密、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

教学常规管理实行单项周检查,综合月检查制度。教导处每周都要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进行分学科、分年级检查。检查要有反馈,由学科主任写出反馈建议通过业务检查简报公示。月末对教师业务进行全面检查。

完善巡课制度,规范调课行为。构建护导领导,包级部领导,分管主任巡课体系,严格督查上课情况。

13.深化读写育人。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班级建立图书角、设立学生书柜,校园建设校园书吧,引导学生让诵读成为习惯。

开展好晨诵午读活动。晨诵经典,午读名著、市教研室指定的必备篇目、教科书阅读链接篇目、语文主题丛书。做到古诗诵读目录进班级。

认真组织各项读书活动。通过古诗文朗读抽测活动,读书手抄报制作活动,古诗文诵读节目展演、作文竞赛,“枣·悦读”活动,假期读写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14.创新社团建设。努力建设富有实效而又有影响力的社团课程。社团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丰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级社团要创新,要出成果。学校体育类社团要为各类竞赛培养优秀选手。艺术类社团要在美育教育上出优秀案例,优秀作品、优秀节目。班级社团,要着眼“小而特”,培养特长突出的学生。所有社团都要坚持育人立意、素养导向,用不一样的课程,点亮不同学生的人生。

15.扎实科学实验。教导处要制定实验计划,落实实验安排,依据计划开展实验落实情况检查。在期终考试前对学生进行实验素养测试活动。

16.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因素,聚焦强势增能,强化育人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意识培养。育人是根本、是方向;质量是核心、是目标;责任、科研与创新是条件、是途径。校本教研要通过创新形式实现创新成果;课堂教学要通过科研力量达至生本高效;学生素养要因教师的爱与责任得到大力提升。

借助新课堂达标系列活动开展,读书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五种素养和能力:教学理论素养、教科研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达与展示能力。

(五)创优工作方式,提升质量品质

17.突出创新特点。2023-2024年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将突出“创新”特点。校本教研方面,将成立项目化教研团队,发挥名师效应,推动“问题研究”,实现成果突破。

18.突出“开放”特点。2023-2024年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将在“艺术教育”、“大思政教育”、“阅读与写作”方面通过举办现场会等方式,展示学校校办学理念,具体做法,体现敞开大门办教育的广阔胸怀。

五、活动安排

周次

时 间

主要工作及活动安排

备注

1

2.263.3

1.传达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公布调课方案。

2.各学科教研活动——课标学习、教材通研。

3.社团活动开启假期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选。

4.上学期教师量化结果公布-推选优秀教师。



2

3.43.10

1.名师工作室申报。

2.新课堂达标——教研组长示范课。

3.联合教研——整本书阅读培训

4.读书活动月开启。

5.开学典礼:表彰优秀师生。


3

3.113.17

1.学校小微课题申报。

2.新课堂达标——六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课堂评比。

3.教师读书征文。


4

3.183.24

1.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

2.科学实验课观摩研讨。

3.教师读书论坛。

4.五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比。


5

3.253.31

1.“月月清”作业检测活动。

2.读书活动月总结表彰。

3.体育文化艺术活动月启动。

4.教共体联合教研。

5.教师业务常规检查。


6

4.14.7

1.春季运动会

2.艺术教育展示活动。

3.课堂评比 四年级语文 三年级数学


7

4.8-4.14

1.新课堂达标赛课——三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

2.智慧作业主题研讨活动。


8

4.154.21

1.幼小衔接联合教研。

2.课堂评比:一年级语文 六年级数学

3.大单元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9

4.224.28

1.课堂评比:二年级语文、一年级数学

2.科学实验教学阶段性总结。

3.教共体联合教研。


10

4.29—5.5

1.作文教学研讨会。

2.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总结表彰活动。


11

5.65.12

1.期中质量检测

2.教师作业设计评比。



12

5.135.19

1.学生英语素养比赛。

2.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3.大思政教育研讨活动。


13

5.20—5.26

1.课文朗读比赛。

2.教共体联合联合教研活动。

3.幼小衔接联合教研。


14

5.27—6.2

1.举行校级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2.学生数学素养比赛活动。

3.教师吟诵比赛活动。


15

6.36.9

1.1-6年级学生汉字书写比赛活动。

2.3-6年级学生作文竞赛。


16

6.106.16

1.校级专项素养监测

2.月月清作业检测。

3.教共体联合教研。


17

6.176.23

1.小微课题验收。

2.社团活动验收。

3.期末复习研讨课。

4.幼小衔接联合教研。


18

6.246.30

1.期末复习课常态课验收式评价。

2.期末考试。


十九

7.1—7.5

1.教师业务检查。

2.期末量化、评优。

3.学生假期读写实践活动安排

4.六年级毕业典礼。

5.教师假期备课、培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