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价:峄城区职业中专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体育教学改革
改革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强调学生系统学习1~3个运动项目。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形成锻炼习惯和科学核心素养。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特别关注学生的运动基础、体育文化认知、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全面提高所学项目的运动水平,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树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为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元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注重与学业质量标准紧密联系,使得学业质量标准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体育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有选择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合理规划利用,做到每个学生人人有项目参与,杜绝把自由活动时间变成聊天故事会。
二、体育训练与体育比赛
我校今年组织了男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的班级对抗比赛。举行篮球、拔河、春秋2季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除了常规的田径运动项目以外,还举办了锻炼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拔河比赛、跳麻袋比赛、跳大绳比赛、接力跑比赛。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合作、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体育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9名,其中高级讲师2名,讲师5名,助理讲师2名,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体育场地设施
学校建有300米塑胶操场1处,塑胶篮球场地4处,塑胶排球场地2处,健身路径5处。近几年,又投入10余万元购置体育器材,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体育经费投入
学校谋发展,硬件是关键。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
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在设计体育课程教育流程环节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制定具体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使测试活动可以有效围绕教学方案展开,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有效提升自我身体素质,达成体育课堂教学和加强学生体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