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教、学、研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着眼点,以强力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的高效开展为载体,着力做好高三备考、新课堂教学达标、选课走班的科学高效实施等重点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优化措施,狠抓“五位一体”常规的落实,夯实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打开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为高效、健康地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活动,努力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落实学校教研制度、新课堂达标的积极推进、年级(特别是高三)质量管理评价三个中心工作展开。
三、主要工作:
1、抓好党建工作
在党委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员在各个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活动形式。
2、抓好安全工作
安全是底线,每个人时时想着安全、时时抓安全,完善各种安全、防疫预案,实行责任追究,一岗双责,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定期做好新冠肺炎筛选,抓好各种安全教育,留存材料,及时上报。
3、师资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现在疫情解封了,学校将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原则,创造平台,创造性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设法解决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留住他们。
4、学生管理
抓好“一校两区八级部”的管理工作,强化纪律观念,严抓校园跑、激情跑操、校服、两休、就餐、自习、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活动,强化自信教育,培养合格的高中生。
5、推动实验室教学
教学服务中牵头,学科配合,东西校区加快实验室建设,学科教师对实验课的设置、演示课的开设要快;把线上教学耽误的实验操作课补上。
6、校园建设
西校区加快餐厅后工厂的购买进度。东校区要加快实验室、会议室、校史馆、特色展馆、风雨操场的建设进度。
7、狠抓学生质量,强化目标任务的落实。学校据各级部的实际,提出下列学生培养目标:
高三级部:一段线上线率比上一年再增3%(特殊线400人,一段线及艺体过1300人)。
强基部:全市M2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5-8人,特殊线190 人。
一部:特殊线120人,一段线500人。
二部:特殊线120人,一段线500人。
艺术部:名牌(三大美院及12所音乐学院)3-5人,一段线100人。
高二级部:
强基部:市M1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6~8人,市特殊模拟上线(市M4500)200人。
一部:市模拟特殊线上线(M4000)150人,一段模拟上线(M10000)600人。
二部:市模拟特殊线上线(M4000)150人,一段模拟上线(M10000)600人。
艺术部:一段模拟上线(M10000)10人
高一级部:
强基部:市M1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6~8人,市特殊模拟上线(市M4500)200人。
一 部:市特殊模拟上线(M4500)200人,一段模拟上线(M10000)700人。
二 部:市特殊模拟上线(M4500)200人,一段模拟上线(M10000)700人。
艺术部:一段模拟上线(M12000)10人。
8、继续深化校园“激情+规范”、 “提速增效、深度抓好教师的“深度教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会编写《课程纲要》,编制教学案和单元达标测试题。
(1)加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带头作用和学科中心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好每周半日的集体备课活动和“三定、四统一、五必须”。引导教师做好三学(理论、规范、典型)、三研(课标研读、纲要研磨、学历案(单元方案)研制)。把集体备课活动纳入教师实绩考核内容之中。
(2)提高单元质量检测功效:要做到“四及时”、求规范,即批改及时不过夜、评讲及时求精准、总结及时要有效,反思及时谋进步,要让学生不怕考试,进而希望考试,让每一次考试都给学生带来阶段性的成就感。
(3)继续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质量。帮助学生消除不良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积极倡导和落实入校即静、入室即学;自习“三零”、课间“三不”、校园“三静”活动。抓好“会前、餐前、操前”“三前”读,抓好学生自习课的学习“姿态”(睡觉、挠头、转笔、下位、说话、喝水、收发作业等),强力推进“校园跑”、控手机、穿校服等习惯养成教育的常态化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5)针对晨读课时间长的实际,把晨读分段实施教学,真正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让自习发挥应有的时效。
9、高三备考:通过一轮复习,查找备考存在的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备考状态和守纪意识不高、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和应试能力的缺陷、学生学科“短板”和应试心理素质差、学生答题的不规范和快速审题技巧、教师精准指导和课堂教学效率。下步备考做好:
(1)学好两个材料。一是《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考试要求、教学内容,确保内容全覆盖、重点无遗漏;二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了解高考命题的理念、原则、标准,提高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把高考要求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上。
(2)抓节点、提士气。根据时间节点,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一中优秀学子返校报告会、百日宣誓、励志黑板报、校园激情跑、激情日宣誓、拼搏六十天、三十天冲刺宣誓、勇士归来、励志报告会和每次调研考试的学生表彰会等一系列激励活动,同时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做考生考前心理辅导、考前规范答题讲座,适时召开家长会,家校合力助高考。激励考生斗志,激发学习热情。
(3)抓好三支队伍,提高备考管理能力
一是学校高考领导核心团队公仆意识;二是发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科学备考引领作用;三是提高班主任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管理作用。
(4)发挥考练的功效。考题“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四必”即有发必做;有做必批;有批必讲;有错必纠。(搜选-组卷-开发-改造),练到关键处,讲要基于学情下的讲评,大卷(找问题)小卷(作补偿)拆卷(促提升)的交互使用。坚持三个原则:选题要"精"、做题要"准"、纠错要"实"。高三备考中学生考感是练出来的、能力也是考出来的!
(5)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尖子生应考实力
一是聚焦尖子生的短板和弱项,精准个性化指导,做到“补长短板、拉长长板”,切实提高尖子生应考实力。
二是提升尖生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三是加强尖子生的交流,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四是跟进陪伴找问题,构建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备考共同体,形成备考合力。五是对标对表名校,汇集优质资源,提高尖子生的培养水平和途径。
10、聚焦新课堂达标,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全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三学(理论、规范、典型)、三研(课标研读、纲要研磨、学历案(单元方案)研制)和三练(练课、练学、练规范)。引导大老师练“绝活”。
(2)做好学期教学规划:学会编写《课程纲要》、设计(单元、课时)教学案,编制单元检测题。真正建构学生“学会知识”的课堂、基于真实学情下的课堂、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备-教—学—评”一致性的高效课堂。从而建构“全员大练兵”的研学格局。
(3)发挥教研组长、学科中心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学课标、研教材、磨课堂,大练教学基本功。
(4)推进“青蓝工程”工作,通过学课标、研教材、磨课堂等一系列的教学练功,在指导老师的传帮带领下,239位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一年入门、两年过关 、三年骨干”的成长过程。
11、切实抓好基础年级的教学管控与指导
基础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
高一: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培学风和班风,提高省五科合格考的质量。落实“三重一不”--重基础、兴趣、习惯,不分化。
高二:选课走班和综合素质评价,提高省合格考的质量,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提高必修和选修课教学质量。落实“三重一不”--重综合、迁移、方法,不松懈。
①优生培养和“缩尾”:成立学校社团、学科实验指导工作专班。成立学科兴趣小组(社团),落实实验教学,利用闲暇时间拓宽、延伸学科知识,为竞赛做准备;同时做好分类推进工作,实施帮包责任和全员育人导师制,转化学习困难生,做好“缩尾”工作。
②做好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质量跟踪。级部要有班级目标任务分解,有计划、有措施。
③切实落实基础年级“一年高考三年备考”和“高中和高考”“三年一贯制”的教学理念。规范基础年级的教学过程。落实《枣庄一中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备、讲、批、辅、考、评、研等各环节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反馈。
12、认真落实教学基本规范
(1)规范教学秩序。任何教师不得随意调课、换课、缺课。
(2)规范业务检查手段:
a.教学服务中心每天有人员检查教师上课、辅导及值班情况,实行节节查,天天公布检查结果,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并公布。
b.教师业务(教案、作业批改等):级部实行周查,教务中心负责月查,学期末要组织人员进行总结性检查,结合平时检查,一并纳入教师考核量化中。
c.作业、讲义。要求作文批阅不过周,讲义(试卷)不过夜,作业要全批全改,批语精当有鼓励性;倡导面批、详批,给学生留留言条。各级部在作业质和量上要有所控制。
(3)听评课:科任教师每周听评课不少于两节,教学干部和青年教师多听课;教学干部要做到“三深入”——教室、教研组、学生,把脉教学的动态,提高教学效益。
12、学校领导干部包学科组
语文-晁岱雨、数学-宗秀银、英语-苏增传、物理-朱洪伟、化学-孟凡武 生物-杨保光、政治-付志强、历史-张晨波、地理-黄敬信 。各级部根据实际,做好分类推进及老师帮包任务的分工、分解,及时总结反馈,并把工作成效纳入考核量化之中。
13、抓好分类推进工作,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关注四类学生:
特尖生、目标生、临界生、学困生。做到人人有目标,时时有信心,天天见进步。同时,各级部要落实分类推进的目标和计划,每位教师都有帮包生,落实全员育人责任,真正使尖子生更突,学困生有转变和提高。
14、落实《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
学校要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同时挖掘学生阅读资源和渠道,师生互借互享,让学生抬头见书籍,伸手摸书看,以营造学生阅读氛围。
附:重大活动安排:
月份 |
周次 |
重大教学活动 |
2-3月 |
1~6 周 |
1.卫生扫除、发放值班表、检查表、课程表2. 发放书籍 3.收交教师教学计划、假期培训笔记及心得。 3.开学第一课 3.高三班导会、百日宣誓、开学典礼 4.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5.常规强化月、年级学生会 |
4月 |
7~10 周 |
1.“青蓝”工程推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2.高三大教研、全市二调 3.名师工作室成员会议 4.高一高二强基班班导会 5.新课堂达标活动(一) |
5月 |
11~14周 |
1.新课堂达标活动(二) 2.期中模块检测 3.学生评教、教师业务检查 4.级部学生会、家长会、班导会 5.全市三调 |
6月 |
15~18周 |
1.学科特长生培养机制研讨 2.学科教学研究会(进度、时间) 3.高考、中考 4.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5.各级部单元过关检测 6.青年教师汇报课 |
7月 |
19~23周 |
1.高一高二强基班导会 2.教师业务检查 3.高一高二期末考试 4.暑假学生自主学习安排 5.教师上课课时数统计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