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健康科普:慢性病防治小知识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时间: 2024-05-24


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二、慢性病危险因素

慢性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

三、慢性病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率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 70%。慢病防控已成为影响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 国家卫计委 2014 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每 100 个 15—69 岁的人群中,仅有不足10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特别是慢性病防治素养较低,这与我国慢病“井喷”态势不相符,慢性病防治刻不容缓。

四、慢性病防治不能慢治

慢性病这么可怕,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慢性病防治不仅仅需要医生的参与,更需要大家主动重视慢性病,培养健康  意识,改善不良⾏为,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  健康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五、常见慢性病的防治

高血压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压增高,收缩压高于  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 90 毫米汞柱, 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2、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的有效方法。

1)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2)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强身健体;

4)合理膳食,少吃盐;

5)高血压患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冠心病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2、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

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  体力活动等。

3、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脑卒中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  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  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  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血。

2、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 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6)原因不明的跌跤;

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8)全身无力出汗;

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

11)一时性视物不清。

3、如何预防中风?

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 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糖尿病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  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  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 和消瘦(体重减轻)。

2、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

3)免疫功能低下;

4)神经因素;

5)其他因素如化学毒物等。

3、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锻炼身体。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

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

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