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就诊须知: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期间应知晓的相关事务、注意事项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时间: 2024-05-28

超声检查须知及注意事项

1、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胆管、腹膜后、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晚九点后禁食,十二点后禁饮水。

2、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由于胃肠气体干扰,即使空腹准备,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声检查。急诊超声检查(如:外伤、怀疑胆道结石嵌顿等)不受上述条件制约。

3、膀胱、前列腺、精囊、输尿管结石、妇科及早孕超声检查(13周前,即怀孕3个月内)应憋尿后进行。患者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毫升。

4、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胎儿、肾脏、脾脏、眼睛、甲状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脏等器官检查时不需做特殊准备。

5、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不要佩戴项链等饰物。

6、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一些检查项目可能需要特殊准备,需要时,超声检查医师会提供具体的指导。

检验项目须知及注意事项

1.检验前最好不要进食、进药、饮酒、饮过多的水和剧烈运动(急诊除外)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做血样检验时,请不要紧张,配合检验人员采血后,稍作休息再离开。

3.检验时,检验人员会根据检验内容告知何时领取报告单,领取报告时请仔细核对报告单信息,如有疑问请向检验人员咨询。

4.静脉抽血:空腹8-12小时,血常规、大便常规随到随检。尿液检查留取晨尿或随机尿送检。

门诊就诊流程、工作制度

一、门诊工作是医院窗口,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爱医院、爱本职工作、爱病人”的思想。做到忠于职守、救死扶伤、钻研业务、尊重患者、语言亲切、视病人为亲人,努力做好医疗、预防、抢救、治疗等工作。

二、各科室吸收选派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门诊工作,并在医务科及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三、门诊应诊,一般病人按挂号顺序就诊,危重病人优先诊治或抢救。各科室工作人员要耐心接待病人,认真诊治,缩短候诊时间,对疑难病症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四、门诊各科室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经常检查抢救药品、器材的情况。对门诊手术病人,要做好术后护理,急诊入院病人,立即送到病房。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及流程

为切实做好门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患者: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流程如下:

(1)接诊医师必须对门诊急危重症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

(2)门诊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

(3)门诊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接诊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患者,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4)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患者,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 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危重患者优先抢救,同时联系120转诊,由首诊接诊医生、护士护送,负责将危重病人做好交接。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的门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不许推诿患者或呼叫不应。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二、在实施高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利而康久清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医疗消毒隔离制度

一、各种无菌操作前洗手,或用含氯消毒剂小毛巾擦手。

二、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穿刺等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种无菌物品的放置处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各类污染物品必须清洗干净,由供应室集中进行高压消毒。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1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分别于消毒前和消毒后采样)。

五、无菌治疗巾4小时更换1次。

六、换药碗、镊子及持物钳污染后,经过含氯制剂清洗干净,每日送供应室高压消毒。

七、无菌棉签入盒高压消毒,使用时用无菌镊子取出,用后与供应室交换。

八、静脉用无菌液体开启铝盖中心部位后使用不超过2小时,肌肉注射用无菌液体不超过24小时,完全去除铝盖的静脉用液体不超过2小时或反复开启使用不得超过3次。凡开启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日期、时间、具体用途。

九、治疗室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相对污染区,消毒物品必须有消毒日期及作用期限,包括敷料桶、消毒罐等各种物品。

十、体温计使用后甩至35℃以下,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浸泡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一、碘酒、乙醇或碘伏消毒液瓶、无菌镊子罐每周高压消毒2次,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二、便器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净备用,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有条件者应使用一次性便器。

十三、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十四、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者应隔离观察。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转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二消毒一清洗”、“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