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公卫措施:峄城区中医院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时间: 2024-05-24

为加快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的目标,按照国家、省、市卫健委工作要求,并结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 年版)》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评估指导手册(2022 年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 年)》,坚持以母婴健康为中心,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干预措施,加快推进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进程。

二、行动目标

( 一)总目标:全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持续下降,2023年底在区级层面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结果指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2%,先天梅毒发病率≤50 /10 万活产,乙肝母婴传播率≤1%。

( 二 )阶段目标:2023年底,在实现结果指标的基础上,全区实现消除母婴传播其他主要评估指标,相关评估指标包括:

(1)产前检查覆盖率≥95%;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95%;

(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9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95%;

(4)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95%,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95%;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率≥9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5%。

三、职责分工

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参与并接受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发现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阳性孕产妇及时报告给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同时将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转介至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给予母婴传播阻断治疗。

四、策略与措施

( 一)规范预防母婴传播服务。

1.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结合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等时机,开展预防母婴传播相关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提高青少年、育龄妇女特别是孕产妇及其家人对预防母婴传播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2.孕产妇检测咨询服务。主动提供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及相关检测的信息。在孕早期或初次产前检查时,及时提供适宜、规范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提供后续咨询或转诊。对感染风险较高的孕产妇,在孕晚期再次进行检测。孕早期检测率达到 80%以上。加强科室间协作,进一步缩短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确诊时间,为临产孕妇开通检测服务绿色通道,对分娩前未能明确感染状况的孕产妇,原则上按照感染者处理,及时实施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并为其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加强对感染孕产妇配偶的咨询检测服务,提高感染孕产妇配偶的检测率。

3.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保健服务和综合关怀。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为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强避孕指导和咨询,提供安全助产服务,提倡自然分娩,避免将感染作为剖宫产指征,实施标准防护措施,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疾病传播。加强避孕指导和咨询,帮助孕产妇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监测感染症状和体征,按时进行相关检测,强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指导、计划免疫等常规保健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健康咨询、心理和社会支持等综合关怀服务。

4.规范诊治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完善以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供病情监测与评估、 规范用药、安全助产与科学喂养等“ 一站式”服务。对感染孕产妇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按照高危孕产妇“五色”专案管理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感染孕产妇进行“紫色(传染病)”妊娠风险分级,落实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动员感染孕产妇配偶/ 性伴侣进行相关检测。做好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早诊断、早治疗,为HBsAg阳性孕产妇进行肝功能检测、HBV DNA定量检测,对乙肝高暴露风险(HBV DNA≥2×105 IU/ml 或 HBeAg 阳性)孕产妇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断提升高暴露风险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率。加强对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健康管理,确保感染儿童及早获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5.提供高质量随访。规范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管理,健全流动个案追踪随访和信息对接机制,保证服务的连续完整。针对拒绝随访和失访人群做好原因分析,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提升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规范管理水平。对艾滋病暴露儿童提供科学喂养指导,提高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尽早明确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感染状态,及时评估干预效果,提高艾滋病暴露儿童早期检测率及18月龄抗体检测率,以及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高暴露风险儿童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血清学检测率。规范开展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重点案例评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 二)提升信息管理与质量。

6.完善数据收集与管理。加强预防母婴传播信息管理,规范做好数据信息采集、报送、审核、分析和质控等工作,不断提高评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有效性。 强化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指定专人管理,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加强基础性数据收集,报表、个案资料齐全,为消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7.严格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健全预防母婴传播数据分级质控体系,明确负责预防母婴传播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的人员和职责,细化数据质控方案,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核对各类原始记录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逻辑性,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估督导,对于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项目管理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其持续落实整改,保证信息质量。

8.强化数据分析利用。围绕国家消除母婴传播评估指标加强监测评估,科学评价工作进展和成效,分析研判与消除目标的差距,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改进。做好区域间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个案信息对接,做好数据分析和结果利用。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

9.完善实验室检测网络。健全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艾滋病、梅毒及乙肝实验室检测网络,确保运转高效。加强科室间的多部门协作配合,提高孕产妇检测服务效率。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10.强化试剂管理。完善检测试剂等物资计划、招标、采购流程,加强试剂供应链管理,规范试剂储备和运送。建立试剂调配应急机制,确保试剂及时、足量供应。规范试剂耗材出入库管理,核查试剂储存环境。各实验室要做好试剂使用前性能验证,对试剂进行评估和技术验收,规范试剂应用。

11.加强数据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实验室数据的登记、报告和质控管理制度,确保数据记录及时完整,细化质控内容,定期开展自查和互查。健全实验室结果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实验室与临床数据的衔接,保障检测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院将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摆在卫生健康工作的突出位置,调整了医院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完善服务流程,深入分析与消除目标的差距,对重点人群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提高服务能力。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健全专家队伍和师资力量,有计划地逐级开展培训,提升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专业技能。同时聚焦消除母婴传播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开展应用性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通过对口支援、技术支持等方式,提升基层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