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措施及成效
(一)精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峄城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搜集国家、省、市防控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在区融媒体中心开辟了《推进项目建设扶持企业发展政策解读》专栏,由区工信、人社、商务、税务、金融等部门从各自角度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稳定企业投资的心理预期,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尽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高标准建成并启用市民中心,设置服务窗口87个,整合政务事项621项,与群众、企业相关联的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流程再造,积极实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创新实施帮办代办服务,由“企业群众跑”变“政府部门跑”,行政审批提速至“2335”,获得龚正省长高度评价。积极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实体大厅”审批,行政许可事项在线网办率达100%。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印发了《2019年度镇(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办法》和《2019年度区直部门(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峄发【2019】8号),2019年度区直部门(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由发改局牵头,考核区直部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占40分)和营商环境评价(占30分),以综合考核倒逼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排忧解难。按照推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四个一批”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恩格列净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苏州原料药及制剂项目从工商注册到立项、环评等手续的办理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将“五星级+店小二”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对全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推进专班,统筹负责项目的洽谈、协调、推进,今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恩格列净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氨基模复合新材料产业园、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等6个项目推进专班。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我区企业发展优势,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峄城区联系服务企业“七个一”制度,通过举行一次市区两级政银企对接会、开展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活动、举办一场入企政策解读会、召开一次外来企业家迎新座谈会、搭建一个政企沟通交流“直通车”平台、实施一项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表彰奖励一批突出贡献企业家,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三)扎实推进治理模式改革。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所有涉改部门按照新机构、新职能、新班子运行。创新实施了“榴乡诉递”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变镇街找部门为部门主动上门,变部门“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平台运行以来,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14万人,累计受理办结各类诉求3708件,办结满意率96%,叫响了“你有诉求,‘榴’给我办”的品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广大群众一致叫好。
(四)强力提升营商环境成效。提标保质强服务,树立优质高效服务理念,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坚持既要为投资者服好务,又要为政府的招商引资服好务的原则,根据投资人的需求,提供延时服务、个性化服务。吴林敬老院提供餐饮服务,但因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窗口工作人员为其找政策,依法依规为其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解决了他们久而未决的难题。山东三翼华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榴园镇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2亿人民币,为了做到让群众少跑腿,窗口工作人员与易成帮办代办专员密切配合,延时服务,全程帮办,并应企业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国庆节当天发放营业执照。
(五)送策入企转变管理方式。执法单位在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同时,牢固树立为企业、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开展“三进三送”活动,即:“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送法律法规、送宣传资料、送表格”,深入到生产建设一线,做实服务,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进企业宣讲面对面,进建设工地服务“零距离”,进社区网格维权“少跑腿”,第一时间化解各类矛盾。区应急管理局在日常安全生产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及时把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企业;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用真情和真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检查方式,聘请专家上门免费会诊,排查隐患,指导整改方式方法,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执法人员采取角色互换方式,站在企业的立场与其真诚沟通交流,并用实际案例提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必要性;与企业算“安全生产经济账”,竭力提供指导与帮扶,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严格按照《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监管规则和标准,抓紧清理规范和修订完善边界宽泛、执行弹性大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实施公正监管,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对已承接和取消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按照法律规定和“三定”规定确定的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监管全覆盖。
(二)制定出台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落实放管结合、并重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覆盖、保障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三)对现有的主要监管规则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尽可能消除模糊和兜底条款,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市场等行政执法领域分别制定或修订出台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办法,明确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
(四)对现有涉企现场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论证,通过取消、整合、转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压减重复或不必要检查事项,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
(五)持续清理规范行政处罚事项,对重复处罚、标准不一、上位法已作调整的事项及时进行精简和规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力争年底前基本实现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下一步,峄城区各执法部门将在峄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听取区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执法检查业务技能培训,夯实执法基础,加强对全区生产经营单位的指导和帮扶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峄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