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2-04-30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村居(社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全区33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1年为全区33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图书共计3万余册。承办了枣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群艺节等启动仪式,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引导优秀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各镇(街)文化站排出行政村(居)演出时间表,区文化馆选派有演出实力的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演出,并全程跟踪督导,保证演出质量效果。2021年,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多元投资。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加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送“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立足文化惠民,开展民间游艺、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明白纸、悬挂横幅标语、快手抖音美篇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4月27日

对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4-30    来源: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村居(社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全区33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1年为全区33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图书共计3万余册。承办了枣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群艺节等启动仪式,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引导优秀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各镇(街)文化站排出行政村(居)演出时间表,区文化馆选派有演出实力的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演出,并全程跟踪督导,保证演出质量效果。2021年,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多元投资。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加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送“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立足文化惠民,开展民间游艺、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明白纸、悬挂横幅标语、快手抖音美篇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