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促进我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2-07-07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文旅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重点,以旅游富民为目的,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峄城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红色旅游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标志物和纪念物,以此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景点以其精神内涵和革命精神为主要承载,接待国内外的游客,引导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以此作为旅游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活动。

峄城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其中省级16处,市级16处,区级70处,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7处,分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共谈判旧址、基督教堂、枣庄师范铁楼和枣庄师范方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黄家大院、天主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瓦门楼。非文物保护单位有:阴平烈士陵园、峄州港口红色教育基地、西马寨村初心体验馆、阴平镇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等

在红色旅游线路方面,目前设计较成熟的线路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冠世榴园旅游区王府山村(光绪《峄县志》中的老峄县记忆)——天柱山黄家大院(建国前的峄城故事)——程庄胜利渠教育培训基地(战天斗地的胜利渠精神)——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乡村风貌)——坛山社区(新时代社区风貌)——北龙塘水起云墅1号院/阴平斜屋村水起云墅2号院荏苒(乡村振兴高端业态)。二是红色方屋——文峰大队纪念馆——程庄胜利渠教育基地——峄州港红色港湾教育馆——青檀精神政德教育基地。

二、积极争取资金,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

2013年起共对4处文保单位进行修复,共争取上级资金182万余元。一是2013年积极筹划对峄城区国共谈判旧址进行维修保护设计,向省级争取维修保护资金100万元。于2015年完成施工,国共谈判旧址修缮一新。室内布展了鲁南战役时期图片和实物,供群众参观和学习,较好的发挥爱国教育基地作用。二是2015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52万元,对天主教堂进行修复;三是2017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20万余元,对黄家大院进行修复;四是2018年对铁楼和方楼进行设计测绘,文物保护项目已在省立项。现进入施工设计评审阶段,等待省级评审通过后进行修复。五是2019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省保护单位基督教堂进行实地测量和规划设计,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六是2020年争取区级财政资金10万元,对瓦门楼(新四军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保护。

三、加强红色景区提升与开发工作

在阴平斜屋村挖掘斜屋大枣文化、马刨泉历史传说和文峰大队红色文化建设“文峰足迹”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用于纪念抗日武装——文峰大队,发展红色旅游古邵程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以胜利渠精神为底本,以知青文化为内涵,以富民强村为根本,不懈探索“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新地标、党性教育新基地。2020年荣获枣庄市“十佳美丽乡村”称号。峄州港以运河支队英烈事迹为根本,以红色元素为主线,打造峄州港红色港湾教育馆,展现了运河支队的组建、组织沿革、浴血奋战的故事及枣南人民传承红色文化,讴歌了南水北调建设的无私奉献精神,2020年被枣庄市命名为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下一步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红色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红色旅游+”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盘活各类旅游资源,实施全景化打造,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层次和质量,以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吸引更多外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使人们在观光赏景的同时,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使峄城的红色资源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和影响力。

感谢您们对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关注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627

对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促进我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07    来源: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文旅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重点,以旅游富民为目的,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峄城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红色旅游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标志物和纪念物,以此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景点以其精神内涵和革命精神为主要承载,接待国内外的游客,引导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以此作为旅游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活动。

峄城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其中省级16处,市级16处,区级70处,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7处,分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共谈判旧址、基督教堂、枣庄师范铁楼和枣庄师范方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黄家大院、天主教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瓦门楼。非文物保护单位有:阴平烈士陵园、峄州港口红色教育基地、西马寨村初心体验馆、阴平镇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等

在红色旅游线路方面,目前设计较成熟的线路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冠世榴园旅游区王府山村(光绪《峄县志》中的老峄县记忆)——天柱山黄家大院(建国前的峄城故事)——程庄胜利渠教育培训基地(战天斗地的胜利渠精神)——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乡村风貌)——坛山社区(新时代社区风貌)——北龙塘水起云墅1号院/阴平斜屋村水起云墅2号院荏苒(乡村振兴高端业态)。二是红色方屋——文峰大队纪念馆——程庄胜利渠教育基地——峄州港红色港湾教育馆——青檀精神政德教育基地。

二、积极争取资金,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

2013年起共对4处文保单位进行修复,共争取上级资金182万余元。一是2013年积极筹划对峄城区国共谈判旧址进行维修保护设计,向省级争取维修保护资金100万元。于2015年完成施工,国共谈判旧址修缮一新。室内布展了鲁南战役时期图片和实物,供群众参观和学习,较好的发挥爱国教育基地作用。二是2015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52万元,对天主教堂进行修复;三是2017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20万余元,对黄家大院进行修复;四是2018年对铁楼和方楼进行设计测绘,文物保护项目已在省立项。现进入施工设计评审阶段,等待省级评审通过后进行修复。五是2019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省保护单位基督教堂进行实地测量和规划设计,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六是2020年争取区级财政资金10万元,对瓦门楼(新四军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保护。

三、加强红色景区提升与开发工作

在阴平斜屋村挖掘斜屋大枣文化、马刨泉历史传说和文峰大队红色文化建设“文峰足迹”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用于纪念抗日武装——文峰大队,发展红色旅游古邵程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以胜利渠精神为底本,以知青文化为内涵,以富民强村为根本,不懈探索“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新地标、党性教育新基地。2020年荣获枣庄市“十佳美丽乡村”称号。峄州港以运河支队英烈事迹为根本,以红色元素为主线,打造峄州港红色港湾教育馆,展现了运河支队的组建、组织沿革、浴血奋战的故事及枣南人民传承红色文化,讴歌了南水北调建设的无私奉献精神,2020年被枣庄市命名为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下一步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红色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红色旅游+”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盘活各类旅游资源,实施全景化打造,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层次和质量,以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吸引更多外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使人们在观光赏景的同时,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使峄城的红色资源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和影响力。

感谢您们对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关注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