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提升农村卫生健康保障工作的建议)
**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卫生健康保障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峄城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提案/建议中提出建议(问题)3条,其中涉及我单位2条,涉及协办单位1条,已采纳落实(解决)2条,落实率66.6%。
一、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不断提升乡村医生待遇。一是目前,全区在岗乡村医生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后享受的政府补贴每年1万元、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乡村医生按比例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津贴、村(居)卫生室医疗收入。我区乡医人数为394人,月收入为3200元,年度收入总额为38400元。二是大专以上学历及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为57.61%:现有乡村医生394人;学历情况:专科及以上学历92人,中专学历302人;执业证书情况:执业医师(中、西医)24人,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41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111人,乡村医生证218人;其中既有专科学历又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41人,年龄情况:40岁以下54人,41至50岁188人,51至60岁152人。
二、积极开展乡医培训,提升综合业务技能。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及考核工作,乡村医生至少每1年接受2次培训,通过函授学习、临床进修、参加专题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更新医学知识,争取省级项目资金33万元,依托峄城区人民医院作为基地,乡村医生采取线上理论学习,峄城区人民医院临床实践学习的方式,开展乡村医生业务骨干培训,培训乡村医生业务骨干50名,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水平。鼓励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医师考核或学历提升。
三、开展创建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遴选区级专家组建区级评审专家“智慧库”,采取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创建培训和经验交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诊疗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按照“PDCA”循环要求定期“回头看”,实现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智可用。底阁镇中心卫生院、峨山镇中心卫生院、阴平镇中心卫生院3家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古邵镇卫生院、榴园镇卫生院、坛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区7个镇街均完成了创建任务。积极开展老年友善环境工作,峨山镇、底阁镇、阴平镇中心卫生院,古邵镇、榴园镇卫生院、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老年友善环境整治标准,并通过区市验收,完成率100%。底阁镇中心卫生院、峨山镇中心卫生院、阴平镇中心卫生院、榴园镇卫生院、古邵镇卫生院、吴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达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能力提升标准,完成率85%。
四、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健康扶贫网底进一步夯实。一是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建立工作台账,加强督导考核,创建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3所、18所、61所,已配备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和心电图机等设备的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数3所,设备配备率100%。开展省级标准化便民中医特色卫生室提升试点工作,先行提升阴平镇陈楼村、三汪村卫生室,榴园镇龙泉庄村、前光村卫生室四处中医特色卫生室,使其达到省级标准,开设针灸、艾灸、推拿等特色中医疗法。二是落实省、市政府“六稳”、“六保”政策要求,加强村卫生室设备配备,166所村卫生室完成智慧随访设备配备,148所村卫生室完成康复理疗设备配备,配备率达90%。2022年已建成中心村卫生室30个,已建成并完成心电图机等设备配备任务的卫生室数量30个,目前已完成区市验收,完成率100%,村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