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提升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
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教体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解决)3条,落实率75%。
我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依据山东省教育厅等 4 部门《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21〕8号)、《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提升中小学“四项服务”的通知》(枣教字〔2021〕67号)及上级有关“双减”文件精神,制定了《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等4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峄教体发〔2019〕77号),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满足学生和家长不同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服务时间
上学日放学后进行。具体服务时间段由各镇(街)学区、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弹性确定,40分钟一个学时,结束时间一般为上学日放学后1—2学时。课后服务放学时段,均采用错时放学机制。城区中小学校放学时,均由学校中层干部带队,值班教师、交警、校园安保人员、家长志愿者等多方人员组成护路队,组织有序放学,指挥交通,确保学生安全。
二、服务内容
组织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社团活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各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正计划对城区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引入第三方机构、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专业师资不足的难题。利用“黉学汇”教育大脑,购置部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推送到农村学校,弥补师资与课程的短缺难题。
三、服务质量监管
利用“雪亮工程”线上巡查和随机入校查访的形式,开展课后服务双线巡查活动,对在课后服务中发现的不规范的行为,每月下发一次简报。对存在问题学校及教师提出批评,并做出书面整改汇报。对屡次发现问题的学校,在年终督导专项考评中,给予一票否决处理。
四、加强教职工关爱
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完善有关激励措施,将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在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中予以倾斜,以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在城区部分学新试点开展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统筹安排“弹性上下班”,并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女职工、家庭负担较重职工及上班距离较远职工的关心关爱。待这一机制成熟后将向全区推广试行。
五、学生加餐还需多方论证
课后服务时段的晚餐供应,从学生营养健康的角度出发,确有开展的必要。但因涉及到代收费等敏感问题,需发改、财政、物价、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论证后,方可开展。因此此建议暂不能立即执行。我们会主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论证落实,争取让孩子们吃上物美价廉、营养可口的课后服务餐点。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