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涉及农高区、农业农村、文旅、自然资源等多个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石榴产业目前情况
(一)聚力政策扶持,支持打造以石榴产业领军企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条。一是调整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区里成立了石榴产业发展分线作战指挥部、石榴产业链党建联盟,制定了《峄城区2023年石榴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职责,优化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峄城区2023年“石榴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台账”》,将及时督导调度石榴产业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快石榴种植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设施栽培丰产示范园1处、老化劣质改造示范园2处、标准化管理示范园1处。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坚持平时督查和集中考核相结合,对各成员单位工作成效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一月一调度、一通报。建立重点难点问题解决落实机制,及时为产业发展清除障碍、化解问题。将石榴标准园建设、老化劣质改造、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实行差异化考核。督导调度区石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上争取与石榴产业相关的农业、水利、科技、文化旅游等扶持项目及相关政策。三是加大企业的培育扶持。持续深化与广药集团的全方位合作,1月10日,山东省政府与广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副省长凌文对峄城石榴产业发展作出批示。借此契机,不断寻求在大医疗、大健康等方面新的合作点,重点瞄准中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健康小镇等项目进行洽谈。力争在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等在谈项目上取得突破。计划新增广药集团石榴系列产品2种,产值力争突破5亿元,将大健康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石榴产业创新发展标志性聚集区。目前,王老吉(枣庄)石榴大健康产业园项目新上易拉罐灌装、果条、无菌PET灌装、碳酸饮料等生产线8条,新上1200公斤/小时石榴剥籽生产线和配套冷库相关设备。
(二)聚力产业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品牌共建。一是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按照《关于支持枣庄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要求,省、市专家调研组对“峄城石榴”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申报进行调研考察,启动相关项目申报工作。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举办的“乡村助农团”公益助农系列活动,通过现场投票和综合考评,“峄城石榴”系列产品成功入选CCTV-17“乡村助农团”公益宣传特色农产品。中央电视台将对“峄城石榴”开展免费公益设计宣传,5月17日在全国10大城市地标楼宇点亮,进行大屏幕动漫海报宣传,助力“峄城石榴”品牌打造。二是打响“冠世榴园”形象品牌。举办峄城欢乐汇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黄河大集系列活动、非遗年货节、“黄河大集·福临峄城”春节季活动、冠世榴园欢乐季之“逛古会、听大戏、赏非遗、赶黄河大集”青檀庙会系列活动等。“五一”期间又举办了“青檀庙会又回来了”青檀庙会文化节系列活动,推出了适合假日出行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做好线下宣传,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满足游客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旅游需求。三是加强媒体推介,扶持电商发展。峄城区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榴园镇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单,榴园镇贾泉村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峄城区榴园镇娘娘村等村庄入选第三批全省景区化村庄名单。石榴融创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一”期间飞行小镇游人如织,青檀庙会文化节系列活动登上了央视新闻。积极开发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网络电商平台,构建线上销售网络。开展电商培训,加大对海石花、美果来、亚太、峄州生物科技等石榴深加工企业的电商培训力度,指导其积极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已建设15个直播间,开通2个抖音账号。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目前广大农户对石榴产业的种植前景担忧,石榴种植出现种植减少现象;二是由于三区、三线及生态红线问题,石榴种植扩大规模存在用地难题。
三、下步打算
(一)推动石榴标准化种植示范。按照《关于加快石榴种植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抓好设施栽培丰产示范园1处、老化劣质改造示范园2处、标准化管理示范园1处建设,对品种选购、标准园规划、栽植技术、果农培训等环节跟进指导。
(二)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市。2023年3月初自然资源部公布“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名单,我市滕州市、台儿庄区为全省18个试点县之一,我区不在试点范围内。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我区正积极研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待试点全面铺开后,加快稳步推进集体土地入市,极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
(三)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极力保障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下一步区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配置方面,向乡村振兴项目、民生类项目倾斜,“千方百计”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
(四)坚持城乡统筹,搭建空间格局。一是持续推进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内容落实各上位规划的相关管控与传导要求,明确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景村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主的规划思路。在落实底线约束的前提下,对用地布局、产业发展、镇村体系基础以及公服设施等几大板块进行管控及规划引导,构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确保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性与规划实用性。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二是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立足峄城实际,科学统筹村庄分类。为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森林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做好规划要素保障。
(五)强化科技做强支撑。引导美果来、亚太、吉美大健康企业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校的联系对接,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在我区设立农业产业创新平台,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转化和成果运用。
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积极融入您的建议,脚踏实地的把农业农村工作做好,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为我区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