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挖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 2024-06-13

**代表: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挖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文旅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文旅局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目前,峄城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其中省级17处,市级16处,区级69处,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7处,分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共谈判旧址、基督教堂、枣庄师范铁楼、枣庄师范方楼和坛山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黄家大院;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瓦门楼。

(一)利用国家文物保护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按照省、市文物局要求和文物单位急需保护的实际情况,我局邀请专业公司对枣庄师范铁楼、方楼修缮保护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枣庄师范铁楼于20198月、20213月和12月参加了专家论证,2021121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鲁文旅许〔20211434号)文件批复了枣庄师范铁楼修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20233月拨付14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修缮保护,20238月完成招标,20244月启动修缮保护工程,计划工期60天。目前工程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审计。

(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协助镇(街道)开展红色展馆建设。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成立文化工作专班,聘用文化爱好者为文化志愿者,收集红色文化资料,先后建成了峄城区文化馆历史文化展厅、青檀精神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展馆。同时联合镇街,充分挖掘镇街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古邵镇对胜利渠展馆进行了布展提升,联合榴园镇,充分挖掘历史和本土先模人物,打造了峄西革命纪念馆,协助阴平镇建设阴平镇志馆。2020年,国共谈判旧址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2022年,基督教堂(鲁南战役指挥部旧址)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徐楼社区乡村记忆馆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红色文化主题月、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国共谈判旧址、阴平烈士陵园、榴园镇塔山烈士陵园和峨山镇军魂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校学生、机关干部、广大群众亲临实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充分利用峄城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人物、故事,组织创作一批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推选出《陈毅攻克峄县》《郑允东只身锄敌特》的等红色故事参加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其中《郑允东只身锄敌特》获得三等奖。利用庄户剧团等文艺人才,组织编排了《勿忘国耻》《十九大精神指航程》《紧跟新的党中央》《万众一心紧跟党》《小康社会一定能实现》等一系列优秀爱国文艺节目,唱响了社会主旋律,弘扬了爱国情怀。

感谢您对文旅局工作的关注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10日


对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挖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6-13    来源: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代表: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挖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文旅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文旅局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目前,峄城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其中省级17处,市级16处,区级69处,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7处,分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共谈判旧址、基督教堂、枣庄师范铁楼、枣庄师范方楼和坛山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黄家大院;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瓦门楼。

(一)利用国家文物保护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按照省、市文物局要求和文物单位急需保护的实际情况,我局邀请专业公司对枣庄师范铁楼、方楼修缮保护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枣庄师范铁楼于20198月、20213月和12月参加了专家论证,2021121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鲁文旅许〔20211434号)文件批复了枣庄师范铁楼修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20233月拨付14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修缮保护,20238月完成招标,20244月启动修缮保护工程,计划工期60天。目前工程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审计。

(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协助镇(街道)开展红色展馆建设。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成立文化工作专班,聘用文化爱好者为文化志愿者,收集红色文化资料,先后建成了峄城区文化馆历史文化展厅、青檀精神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展馆。同时联合镇街,充分挖掘镇街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古邵镇对胜利渠展馆进行了布展提升,联合榴园镇,充分挖掘历史和本土先模人物,打造了峄西革命纪念馆,协助阴平镇建设阴平镇志馆。2020年,国共谈判旧址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2022年,基督教堂(鲁南战役指挥部旧址)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徐楼社区乡村记忆馆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社区)博物馆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红色文化主题月、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国共谈判旧址、阴平烈士陵园、榴园镇塔山烈士陵园和峨山镇军魂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校学生、机关干部、广大群众亲临实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充分利用峄城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人物、故事,组织创作一批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推选出《陈毅攻克峄县》《郑允东只身锄敌特》的等红色故事参加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其中《郑允东只身锄敌特》获得三等奖。利用庄户剧团等文艺人才,组织编排了《勿忘国耻》《十九大精神指航程》《紧跟新的党中央》《万众一心紧跟党》《小康社会一定能实现》等一系列优秀爱国文艺节目,唱响了社会主旋律,弘扬了爱国情怀。

感谢您对文旅局工作的关注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