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教师减负政策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建议)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教师减负政策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建议”已收悉,提案中提出,教师承受过重的非教学任务负担,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发展。建议两条,一是制定并实施教师减负政策;二是建立支持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现答复如下:
一、各级对社会事务加重教师负担问题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应制度措施。市委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信息共享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纪检监察、专项监督、平台热线、网络舆情、来信来访等渠道发现增加基层负担问题线索,及时查处。每季度召开一次“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并制订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台账》,明确了减轻基层负担主要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5月26日,中共枣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枣庄市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督查组深入学校开展专项检查。《方案》规定,各级社会事务进校园实行审批制度,且对数量进行了明确限制。6月6日,中共峄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峄城区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就整治范围、重点任务、工作日程进行了明确安排。
从自查摸排和深入学校核查情况看,没有发现区、镇级安排与教育教学无关社会事务进校园现象。
二、切实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和福利待遇。峄城区政府专门成立教学研究中心,并分别设立了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幼儿园教研室,指导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项目,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年90分以上,学科教师远程研修年120学分。区教体局连续两年开展“1212”人才培优工程,加强名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干部、教师心理教育能力、思政课教师、班主任等不同项目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干部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严格落实教师平均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公交待遇的法定要求,农村基层岗职称改革、职称分级聘任制度、农村教师补贴政策、提高班主任津贴、绩效工资增长、评优表彰等各项制度政策,我区都能够彻底落实到位,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
三、进一步引导学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首要问题就是要转变观念,要将切实将政治思想、道德品德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纠正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转变家长教师“唯分数”评价学生错误思想。新时代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健康身心、综合素养等教育方面,比过去要倾注更多精力,社团、实践、活动、沟通交流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相应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