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完善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议案)
***代表: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完善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议案》收悉,感谢您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经商区妇联、团委、文旅、卫健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1条,涉及协办单位3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积极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积极完善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助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
一、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我区近年开发的水发颐和园小区、鸿鑫丽景小区、恒庆新天地小区、承河郦都小区等都配套建设了幼儿园,方便附近儿童就学、玩耍。我区现有的仙坛苑广场、文体游园等公园游园、口袋公园中设有多处适合儿童休闲的区域和设施。2024年新建的检察院北口袋公园加入了专门的儿童娱乐场地和设施。今后区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将在公园游园的提升改造中结合实际增加适儿化改造比例。
二、以儿童阅读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共阅读空间适儿化建设、打造儿童品牌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儿童阅读书籍,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书香力量。一是在区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亲子阅读区,其间放置千余册儿童绘本图书,供家长和儿童共读,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亲子感情;二楼设置青少年学习阅览室,其内放置40余种少儿期刊杂志,为儿童阅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图书馆与峄城区实验小学幼儿园合作,以“馆+园”发展模式,每年为其配送各类绘本图书,通过以点带面,让资源流通,推动全民阅读和书香校园的建设。三是围绕优秀国学文化、传统节日等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如闹元宵、猜灯谜、诵端午、话中秋等活动;四是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注重幼儿的阅读推广;积极组织各类朗诵赛事,如读书朗诵大赛、少儿诗词诵读大赛、青少年读书故事大会等,以赛带学、以赛促读,引导更多少年儿童接好文化传承“接力棒”,为城市建设镌刻人文底蕴。
三、丰富儿童文化生活。区文化馆积极组织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开放服务活动。利用馆内书法、器乐教室、百姓大舞台、非遗剪纸及石膏娃娃彩绘体验等区域,开展研学、书法、器乐培训、文艺展演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多彩文化生活。
四、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加强托育机构管理。一是按照区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截至2024年3月,全区提供托位数1433个,每千人口托位数3.95个。其中,幼儿园延伸托位28家,提供托位数868个。已备案的托育机构7家,提供托位565个。二是落实托育机构用水、用气、用热等税费优惠政策;对被评为区级示范性托育机构的,按照托位数分类最多给予7万元资金补助。卫生健康部门为辖区内托育机构提供管理、医疗、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技术指导。三是积极开展以“普惠托育、共同行动”为主题的托育服务集中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对普惠托育政策的知晓率,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四是加强安全监管。区卫健局牵头制订了《 峄城区开展托育机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各镇街联合学区、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建房办、卫生院等相关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每家托育机构进行细致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可能的安全隐患提出问题清单及整改意见。
峄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