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资金投入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建议)
***: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资金投入,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峄城区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今年区政府把文体中心—图书馆建设作为峄城区2019年政府十大惠民之一。
现峄城区图书馆是“国家二级图书馆”,为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于1985年5月独立建制,现馆址于1990年建成使用,位于峄城区坛山街道峄山中路2号,面积为1500平方米,全馆现拥有阅览座席120个,收藏图书、报纸、杂志、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等各种文献资源7万余册(件)。年购新书3000余册,订购报纸、杂志 100余种。持证读者2000余人,年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文献外借8万余册次。对外服务窗口有外借室、现刊阅览室、过刊借阅室、办证处、尼山书院国学讲堂、自修室、电子阅览室、特藏部及少儿阅览室等,主要服务项目有图书借阅、报刊阅览、信息咨询、宽带上网、公益讲座等,面向读者免费开放。全馆在职职工5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2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
峄城区图书馆现有各种计算机30余台,内部已建成由业务管理子系统和多媒体网络子系统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光纤与因特网相连。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峄城支中心,制作储备了一批反映峄城特色的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开通了峄城区图书馆网站、峄城区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可以通过PC访问网站,在线阅读“书香峄城”图书资源,通过微信平台访问手机图书馆图书资源。读者在图书馆内,可以免费通过借阅一体机下载电子图书,可以通过馆内PC直接阅读电子书籍。
新馆面积约为5300平方米,准备年底投入使用。前期,施工方虽然对地面、墙体等进行简单装修,但与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标准要求还有差距,需要对场馆进行改造、布展、装饰、补充图书、购置设备等工作。为让新馆尽快投入使用,前期邀请多家设计院(公司)对馆内装饰进行设计,新馆计划设置22个功能室,实现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新馆建城后将达到国家一级建设标准,成为峄城区靓丽的名牌。
峄城区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读书活动,不断拓宽先进文化传播渠道。每年举办元宵灯谜会,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常年坚持流动图书服务活动,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及学校、部队设立图书馆分馆及图书流动站。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工作,专门开设老年阅览座席,主动为残疾人送书上门。组织举办少年儿童系列读书活动,通过参观图书馆、集体阅读、读书征文、亲子阅读经典、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吸引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创办“尼山书院”国学讲堂,配合区委宣传部开展的“讲国学,行美德”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学讲座与活动。全面推进全民阅读“七进”活动,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活动。积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大力宣传图书馆职能和服务,吸引广大市民走进图书馆,不断读书上进。
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