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时间: 2020-04-29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出的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此提案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您对这项工作的关心,更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打开了工作的思路,这对我们今后进一步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性指导意见。

峄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2013年8月启动以来,强化组织领导,充实设施设备,实施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全区一体化覆盖率达100%户收集、集中(分类)、镇转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序运转,全区483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15年初,成为枣庄市首批通过省级全覆盖认定的区,连续位居全市满意度调查前列,20199月成功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引入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托管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

坚持分类实施,注重示范带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协调发展、各具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突出镇街和村居的资源禀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突出抓好示范村、标准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薄弱村综合整治。

    (二)坚持多元投入,统筹资金使用,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优化配置、日臻完善。通过向上争取、市里支持、区级配套、镇(街道)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成垃圾中转站7个;配备密闭压缩车7辆、小型勾臂车29辆,购置密闭式垃圾箱(桶)2万余个。

(三)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机制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日益规范、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峄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城乡环卫工作。各镇街成立环卫所,分别配备了3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全区配备镇村保洁员1200实行定时间、定区域、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五定”责任制,做到机构、制度、人员及经费“四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有些面积较大的村庄内部精细化保洁水平不高,村民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侧还存在一部分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日常捡拾频率偏低,村内乱堆乱放的三堆两垛仍然存在。比如有的村庄保洁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日常保洁过程中只注重显要位置的垃圾清运和清扫,对精细化、规范化作业认识不够。

(二)机械化水平和垃圾处理能力偏低。环卫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有的镇街垃圾中转站建成后,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的不断完善,垃圾量增幅明显,不能完全满足使用。比如,目前垃圾收集整理工作大多以人工完成为主,垃圾收集、道路清扫、垃圾运输车辆仍需加大配备力度,垃圾处理能力需进一步完善。

(三)市场化运作监督考核力度仍需强化。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监督考核体制机制不可或缺。区、镇、村三级联动督导机制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有的村居认识不到位,村居负责人的主人翁意识欠缺,对保洁公司监管存在盲点,容易导致村居卫生的反弹。同时,相关考核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弱点,需要及时修正和完善,促进环卫一体化水平再提高。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教育管理,提高环卫精细化工作水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并通过村规民约确定门前“三包”等村民自治环卫工作内容,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保洁员的综合和业务素质,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整体精细化工作水平。

二)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满足群众对环卫工作的新要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备机械化作业设备,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垃圾运行效率,不断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市场化保洁水平。重点将精力放到环境卫生的监督考核上,着力推进管理规范化,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制度,落实市场化运作奖惩措施,构建城乡环卫“全方位覆盖、无缝隙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新格局。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关心和支持,并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对环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许峰                 联系电话0632—7716619

对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0-04-29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出的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此提案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您对这项工作的关心,更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打开了工作的思路,这对我们今后进一步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性指导意见。

峄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2013年8月启动以来,强化组织领导,充实设施设备,实施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全区一体化覆盖率达100%户收集、集中(分类)、镇转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序运转,全区483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15年初,成为枣庄市首批通过省级全覆盖认定的区,连续位居全市满意度调查前列,20199月成功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引入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托管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

坚持分类实施,注重示范带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协调发展、各具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突出镇街和村居的资源禀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突出抓好示范村、标准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薄弱村综合整治。

    (二)坚持多元投入,统筹资金使用,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优化配置、日臻完善。通过向上争取、市里支持、区级配套、镇(街道)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成垃圾中转站7个;配备密闭压缩车7辆、小型勾臂车29辆,购置密闭式垃圾箱(桶)2万余个。

(三)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机制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日益规范、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峄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城乡环卫工作。各镇街成立环卫所,分别配备了3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全区配备镇村保洁员1200实行定时间、定区域、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五定”责任制,做到机构、制度、人员及经费“四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有些面积较大的村庄内部精细化保洁水平不高,村民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侧还存在一部分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日常捡拾频率偏低,村内乱堆乱放的三堆两垛仍然存在。比如有的村庄保洁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日常保洁过程中只注重显要位置的垃圾清运和清扫,对精细化、规范化作业认识不够。

(二)机械化水平和垃圾处理能力偏低。环卫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有的镇街垃圾中转站建成后,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的不断完善,垃圾量增幅明显,不能完全满足使用。比如,目前垃圾收集整理工作大多以人工完成为主,垃圾收集、道路清扫、垃圾运输车辆仍需加大配备力度,垃圾处理能力需进一步完善。

(三)市场化运作监督考核力度仍需强化。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监督考核体制机制不可或缺。区、镇、村三级联动督导机制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有的村居认识不到位,村居负责人的主人翁意识欠缺,对保洁公司监管存在盲点,容易导致村居卫生的反弹。同时,相关考核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弱点,需要及时修正和完善,促进环卫一体化水平再提高。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教育管理,提高环卫精细化工作水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并通过村规民约确定门前“三包”等村民自治环卫工作内容,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保洁员的综合和业务素质,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整体精细化工作水平。

二)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满足群众对环卫工作的新要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备机械化作业设备,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垃圾运行效率,不断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市场化保洁水平。重点将精力放到环境卫生的监督考核上,着力推进管理规范化,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制度,落实市场化运作奖惩措施,构建城乡环卫“全方位覆盖、无缝隙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新格局。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关心和支持,并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对环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许峰                 联系电话0632—771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