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峄城区应尽早规划布局特色小吃一条街及传统美食文化街)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峄城区应尽早规划布局特色小吃一条街及传统美食文化街》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美食文化基本情况
传统特色小吃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传统美食文化的象征。打造小吃一条街,对于凸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市民幸福度指数、拓展旅客消费空间、拉动民生经济增长、建设优秀旅游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阴平石泉粉皮制作等省级非遗项目,王世举烧鸡、榴芽茶制作技艺、叠地瓜花子糖、峄县西门里丸子汤、峄县糁汤、石榴酒酿造技艺、老峄县郑家米粉等市级非遗项目和峄县“八大碗”、固庄孙氏扣肉、东关猪蹄等区级非遗项目。
建设峄城区特色小吃一条街及传统文化美食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有利于保护、传承、开发我区传统美食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有利于打造我区美食系列品牌;三是有利于提高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有利于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散而乱”。我区虽然有许多地方特色小吃,但分布呈散点式,没有形成浓厚的餐饮氛围。在规划布局上,既缺乏统筹考虑,又没有鲜明特色,整个餐饮业给人的感觉是分布散、凌乱,缺乏品位和档次,停车场、厕所等设施远远没跟上。
二是“小而不大”。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规模效应、人才支撑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三是“文化挖掘不够”。我区丰富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整理挖掘和包装宣传欠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座谈交流、调研走访等形式深入区文旅局、榴园镇、坛山街道了解情况,并积极与榴城文旅公司进行对接,下一步,拟依托我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打造2条小吃一条街。
(一)王府山村美食文化商业中心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拟依托王府山村现有街道,规划建设七街:即北市街、河西街、南市街、青檀街、王府街、品泉街、石榴街,其中南市街是联系王府山村东西两部分的南部主街,拟以特色小吃为主题,打造王府山小吃一条街,鼓励农户进行煎饼、豆腐及小食品销售和餐饮经营;在临近南部入口服务区的位置打造一条鲁南美食街,沿道路的两侧以木屋与木长廊结合的形式,建设简易商品房,展卖枣庄特色乡村小吃。打造峄州食坊,将峄城菜煎饼、峄城大枣、王世举烧鸡、榴芽茶、叠地瓜花子糖等非遗美食聚集在小院内,现场制作体验,集中售卖。
二是完善交通设施。改造提升街区内部交通,优化周边现有路网和交通设施,在美食街旁边规划建设停车位,方便群众购物和出行;对街区建筑物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在建筑形态上通过改造和局部重新规划后实现新旧环境交融;通过街区亮化升级、外观升级、增加街区景观小品、规划绿化,对街区进行合理规划。
三是突出石榴文化。在软硬件建设上,处处突出“峄县文化”、“石榴文化”等元素。融合石榴产业、乡村产业及加工工业,打造涵盖冠世榴园特色农产品、乡村工艺品及石榴产品的旅游商品统一品牌——峄城榴礼,在冠世榴园各个游览景点建设统一的官方指定实体店面。
(二)峄县之夜—峄城美食街夜市经济
依托三城美膳美食街,结合峄县文化展现形式,突出夜场巴士这一差异化元素,拟建设“夜游巴士” 街区主题,将“小城名吃”“夜消费”“潮玩”“巴士”“文创”五大元素集结,以特色差异化、体验生活化、休闲娱乐化、细节精致化、生态持续化的项目定位,成为峄城夜间经济关注的新模式,结合时尚、潮流的特色景观设计,迎合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兼顾家庭消费的可游玩性,提高项目产品消费的粘合度和复购率。
美食方面,以“小城名吃”为主题,除菜煎饼、阴平石泉粉皮等我区传统小吃外,引进全国各地知名城市风味,如潮汕风味、乐山风味、西安风味、昆明风味、武汉风味、老北平风味等,将名城名吃汇聚一堂,给食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美食体验,同时不断注入各类网红美食,让街区美食赢在前沿。
娱乐方面,设置娱乐休闲区,并布置针对情侣、孩子为中心的娱乐休闲项目,满足情侣、家庭综合消费体验,满足家长让孩子享受娱乐时间,自己也可以体验逛街的核心诉求。
文创方面,通过主题展车和主题夜市的方式融入各类文创元素,以主题街区和主题巴士的方式打造文化匠人空间,汇聚优质文创好物,如 “极致单品”、“手作业态”、“陶艺”等新潮文创产品。
峄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