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落实“双减”政策完善教育建设的建议)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双减”政策,完善教育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城镇教师严重缺额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峄城区先后在城区了7所新校(包括2所民办学校),城区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二是人口高峰的到来,峰值在2022年秋季的九年级,日前全区小学段和农村学校在校生已经出现了生源下降现象。三是历史欠账较大,2000年后曾经多年没有招聘和补充教师。
为解决城镇师资制额问题,近年来多措并举,努力推进师资均衡配置。
一是加大师资补充力度。2019年以来全区共补充新师资1023人,其中编制教师337人,合同制教师686人。2022年争取编制部门核增教师编制714个,为今后师资补充奠定了良好基础,2022年将新增编制教师150人,招聘“三支一扶”教师30人、合同制教师160人。
二是加强师资调配工作力度。近年来,区教体局积极开展师资支教交流活动,从生源减少的农村学校抽调部分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同时选派部分区直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最大限度的均衡师资配置,共同推进城乡教育质量提升。
三是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建立了镇域小学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全区成立了10个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管理机制、模式改革,加强师资交流、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关于学校无法落实“双减”政策问题。自中央提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双减”政策以来。全区各学校建立作业审批制度,做到作业提质减量,将学生的作业在校内消化。
一、执行学生在校时间“851”规定,即在校集中学习不超过8小时,每周在校学习5天,每天保证体育锻炼1小时。
二、上学时间弹性化,早上8点前不上课,提前1小时开放教室和运动场地,安排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晨读和锻炼身体。
三、加强作业与考试管理
一是以学情为依据控制难易程度。从课堂学习实际出发,设计有梯度的作业,即70%左右的基础题、20%左右的能力提升题、10%左右的拓展挑战题,让学生作业具有选择性。实行分层作业,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避免太机械化太单一的作业形式。
二是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创造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学科作业,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关于考试。很多家长不太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不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只会关注孩子的试卷分数,所以我们要求平时学校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学什么就考什么,不要考的太宽泛漫无边际,让学生看到分数害怕,家长不满意就会报各种辅导班,形成恶性循环。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