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进大运河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发改局 时间: 2022-07-14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大运河经济带”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掌握政策资金导向,全力争取资金支持。

紧盯区域发展各项政策,积极对上争取。深入精确研究全国、省市对项目建设的支持政策要求,紧盯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瞄准土地指标政策指引、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提前储备2022“大运河经济带”相关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汇报交流,做到上级政策及时了解、项目信息动态知晓、项目材料精准提报。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有关民俗文化节点、重点项目,提报材料,已将鲁南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提报到市发改委,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二、精心谋划项目建设,破解要素制约难题。

一是提前包装谋划项目。按照省委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工作部署要求,重点围绕世界遗产经典、运河古镇记忆、漕运文化体验、水利文化科普、美丽乡村民俗、红色文化追忆等资源,借助“鲁南大运河保护传承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和保护传承重点项目储备库契机,提前着手、超前谋划“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构建“储备一批、推动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推进长效机制,形成滚动接续发展格局。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包装,集中筛选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加大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申报力度。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研究建立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征集亟需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的重大项目,会同有关部门优先保障。积极会同金融部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项目用地需求摸底,争取“大运河经济带”相关项目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名单,为项目获得国家、省扶持政策奠定基础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协调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学习借鉴先进区(县)招商成功做法,坚定不移实施专题招商,着力在“建链、补链”上下功夫,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港航物流产业集群,沿途打造生态渔村、民俗民宿和特色产业建设,民俗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建设。抓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枣庄英才申报等工作。二是前期手续办理优化。对审批权限在区级的项目,依法依规做好前期工作,完善全领域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围绕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实行“拿地即开工”,推行联审联批联席机制对有欠缺要素的项目,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促进项目建设和金融服务深度对接

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持续做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有关工作,精心谋划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做大做强港航物流产业集群,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大运河经济带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环境。

峄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714日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进大运河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14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大运河经济带”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掌握政策资金导向,全力争取资金支持。

紧盯区域发展各项政策,积极对上争取。深入精确研究全国、省市对项目建设的支持政策要求,紧盯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瞄准土地指标政策指引、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提前储备2022“大运河经济带”相关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汇报交流,做到上级政策及时了解、项目信息动态知晓、项目材料精准提报。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有关民俗文化节点、重点项目,提报材料,已将鲁南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提报到市发改委,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二、精心谋划项目建设,破解要素制约难题。

一是提前包装谋划项目。按照省委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工作部署要求,重点围绕世界遗产经典、运河古镇记忆、漕运文化体验、水利文化科普、美丽乡村民俗、红色文化追忆等资源,借助“鲁南大运河保护传承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和保护传承重点项目储备库契机,提前着手、超前谋划“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构建“储备一批、推动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推进长效机制,形成滚动接续发展格局。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包装,集中筛选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加大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申报力度。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研究建立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征集亟需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的重大项目,会同有关部门优先保障。积极会同金融部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项目用地需求摸底,争取“大运河经济带”相关项目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名单,为项目获得国家、省扶持政策奠定基础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协调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学习借鉴先进区(县)招商成功做法,坚定不移实施专题招商,着力在“建链、补链”上下功夫,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港航物流产业集群,沿途打造生态渔村、民俗民宿和特色产业建设,民俗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建设。抓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枣庄英才申报等工作。二是前期手续办理优化。对审批权限在区级的项目,依法依规做好前期工作,完善全领域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围绕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实行“拿地即开工”,推行联审联批联席机制对有欠缺要素的项目,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促进项目建设和金融服务深度对接

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持续做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有关工作,精心谋划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做大做强港航物流产业集群,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大运河经济带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环境。

峄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7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