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民政局 时间: 2022-07-10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农村养老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31号)文件精神全力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加强农村幸福院分类管理,打造兼备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幸福院,构建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的农村养老模式。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一、主要措施

1、加大对包括农村养老设施在内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实施农村幸福院等级评定与运营奖补挂钩机制,根据农村幸福院等级评估情况、实际服务老年人数量及日常运营服务质量等,对运营状况良好的农村幸福院给予适当奖补,按照1-3星级等级评定结果,统筹省、市补助资金,分别给予一星级农村幸福院9000元的运营奖补、二星级农村幸福院10000元的运营奖补、三星级农村幸福院11000元的运营奖补。加大对农村幸福院的支持力度,通过实行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促进农村幸福院改进服务、长效运行。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协同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广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两院一体”模式,支持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依托乡镇卫生院或敬老院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乡镇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农村存量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降低空置率,提升农村护理型床位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鼓励社会力量在农村投资兴办面向失能、失智、失独、高龄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

3、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且培训费由政府负担(包括培训费、书费、食宿费等)。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根据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依托职业院校和大型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强对初、中级养老护理员的技能培训。培养大批年轻的、有专业技能的养老护理人员,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4、提质扩容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根据镇街分布,结合现有养老机构情况,建立东部(底阁)医养康复中心、南部(福兴)医养康复中心、中部(夕阳红)医养康复中心,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养康养结合机制,使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照护水平有效提升。积极开展镇街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对敬老院食堂、消防设施、老人房间进行提标升级,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与适老化设施,共改造提升护理型床位280张,其他养老床位300张。盘活闲置床位资源,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敬老院托管运营管理,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向社会开放。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加快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协调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我区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正在编制《峄城区2022年至2035年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2、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加大对全区各类养老机构中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开办职业培训,对参与养老服务培训给予培训补贴,增强培训能力,规范用工,做到专业上岗、执证上岗。

3、加快养老服务转型升级,让养老服务更贴心化敬老院布局,加快敬老院从“镇办镇管”向“县办县管”转型,推进区级敬老院建设,集中收纳周边特困老年人深化“公建民营”改革,与品牌养老服务组织洽谈协商,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运营辖区敬老院,改造提升敬老院软硬件设施,实现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切实增强老人安全感、获得感

4、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升晚年幸福度。以坛山街道部分社区为试点,依托“12349”智慧养老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聚力打造“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专业助老人员、志愿者”养老服务队伍,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覆盖。

峄城区民政

2022630日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10    来源: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农村养老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31号)文件精神全力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加强农村幸福院分类管理,打造兼备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幸福院,构建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的农村养老模式。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一、主要措施

1、加大对包括农村养老设施在内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实施农村幸福院等级评定与运营奖补挂钩机制,根据农村幸福院等级评估情况、实际服务老年人数量及日常运营服务质量等,对运营状况良好的农村幸福院给予适当奖补,按照1-3星级等级评定结果,统筹省、市补助资金,分别给予一星级农村幸福院9000元的运营奖补、二星级农村幸福院10000元的运营奖补、三星级农村幸福院11000元的运营奖补。加大对农村幸福院的支持力度,通过实行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促进农村幸福院改进服务、长效运行。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协同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2、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广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两院一体”模式,支持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依托乡镇卫生院或敬老院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乡镇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农村存量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降低空置率,提升农村护理型床位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鼓励社会力量在农村投资兴办面向失能、失智、失独、高龄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

3、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且培训费由政府负担(包括培训费、书费、食宿费等)。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根据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依托职业院校和大型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强对初、中级养老护理员的技能培训。培养大批年轻的、有专业技能的养老护理人员,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4、提质扩容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根据镇街分布,结合现有养老机构情况,建立东部(底阁)医养康复中心、南部(福兴)医养康复中心、中部(夕阳红)医养康复中心,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养康养结合机制,使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照护水平有效提升。积极开展镇街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对敬老院食堂、消防设施、老人房间进行提标升级,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与适老化设施,共改造提升护理型床位280张,其他养老床位300张。盘活闲置床位资源,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敬老院托管运营管理,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向社会开放。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加快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协调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我区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正在编制《峄城区2022年至2035年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2、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加大对全区各类养老机构中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开办职业培训,对参与养老服务培训给予培训补贴,增强培训能力,规范用工,做到专业上岗、执证上岗。

3、加快养老服务转型升级,让养老服务更贴心化敬老院布局,加快敬老院从“镇办镇管”向“县办县管”转型,推进区级敬老院建设,集中收纳周边特困老年人深化“公建民营”改革,与品牌养老服务组织洽谈协商,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运营辖区敬老院,改造提升敬老院软硬件设施,实现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切实增强老人安全感、获得感

4、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升晚年幸福度。以坛山街道部分社区为试点,依托“12349”智慧养老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聚力打造“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专业助老人员、志愿者”养老服务队伍,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覆盖。

峄城区民政

20226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