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改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2-07-25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我区以村庄生活垃圾和存量垃圾为重点,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动员群众清理村庄周围、房前屋后和家庭院落的柴草杂物;下功夫整治公路、乡村道路沿线的四大堆,改变沿路沿线卫生脏乱差面貌;组织人员清理河流沟渠内外垃圾,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村内垃圾清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清除没有保护价值且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棚舍、残垣断壁。近年来区、镇两级按照5:5比例每年投入1400余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保洁企业托管7个镇街的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100%户收集、村集中(分类)、镇转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序运转。

(二)着力抓好农村厕改工作。我区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广多种改厕模式,在有条件的村统筹推进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探索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助力农村厕所革命提档升级。同时,加强农村公共厕所改造,在300户以上村(居)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峄城区加快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积极做好农村厕所后续维护和管理工作,让农村居民长期受益。目前,全区已完成农村改厕57907个,农村改厕普及率90.8%

(三)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坚持以示范整治项目为抓手,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科学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依托农村现有坑塘、废水沟,采取氧化塘+潜流湿地+表流湿地+配套管网的模式,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全区已有163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工,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庄覆盖率达50%

(四)加快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创建。坚持美丽乡村、美在农家一体建设,做到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文化美,促进美丽乡村由外向内延伸,按照重点村庄打造精品、薄弱村庄达标提升的思路,通过示范带落后,以农村五化”“七改为切入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推进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工程,有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档升级。截至2022年,全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53个,区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市级清洁村庄60;美丽庭院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已创建完成3849占农村常住户数的10.24%,。

二、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计划

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财力、基础条件限制、群众认识程度等问题,我们对标对表予以解决,并紧紧围绕您提出的“以人为本、统筹考虑”合理化建议,全力以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一)问计于民,全力以赴加快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周边村庄环境共同提升,坚持充分引导村民、社会共同参与整治,利用网格化”“街长制”“积分制等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二)统筹兼顾,千方百计加大乡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全面发力,各项重点任务同步推进,协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是在净化上下功夫围绕村庄路面、墙面、水面等重点部位,彻底打扫清理,不留死角、盲区;围绕历史留存垃圾、日常生产生活垃圾、村内及周边建筑垃圾等清理重点,加大机械化清理力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清理,防止反弹。二是清污上下功夫对黑臭水体治理,坚持疏堵并举,一方面严查严管随意排放行为,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减少农村生活污水随处排放;另一方面加快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彻底解决污水治理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三是提升标准上下功夫重点针对改厕后续管护、厕所革命持续发力不足的问题,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细化整治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升级版。

(三)惠及长远,一以贯之抓好乡村管理。持续强化管理,在建立建管并重、以管为本、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继续完善好房前屋后三包制度、落实街长制”“巷长制”“积分制利用好三级网格长制度,坚决守护好整治成果。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水、道路、厕改,特别是农村厕所和污水处理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2718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改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25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我区以村庄生活垃圾和存量垃圾为重点,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动员群众清理村庄周围、房前屋后和家庭院落的柴草杂物;下功夫整治公路、乡村道路沿线的四大堆,改变沿路沿线卫生脏乱差面貌;组织人员清理河流沟渠内外垃圾,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在村内垃圾清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清除没有保护价值且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棚舍、残垣断壁。近年来区、镇两级按照5:5比例每年投入1400余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保洁企业托管7个镇街的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100%户收集、村集中(分类)、镇转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序运转。

(二)着力抓好农村厕改工作。我区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广多种改厕模式,在有条件的村统筹推进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探索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助力农村厕所革命提档升级。同时,加强农村公共厕所改造,在300户以上村(居)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峄城区加快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积极做好农村厕所后续维护和管理工作,让农村居民长期受益。目前,全区已完成农村改厕57907个,农村改厕普及率90.8%

(三)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坚持以示范整治项目为抓手,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科学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依托农村现有坑塘、废水沟,采取氧化塘+潜流湿地+表流湿地+配套管网的模式,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全区已有163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工,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庄覆盖率达50%

(四)加快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创建。坚持美丽乡村、美在农家一体建设,做到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文化美,促进美丽乡村由外向内延伸,按照重点村庄打造精品、薄弱村庄达标提升的思路,通过示范带落后,以农村五化”“七改为切入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推进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工程,有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档升级。截至2022年,全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53个,区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市级清洁村庄60;美丽庭院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已创建完成3849占农村常住户数的10.24%,。

二、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计划

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财力、基础条件限制、群众认识程度等问题,我们对标对表予以解决,并紧紧围绕您提出的“以人为本、统筹考虑”合理化建议,全力以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一)问计于民,全力以赴加快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周边村庄环境共同提升,坚持充分引导村民、社会共同参与整治,利用网格化”“街长制”“积分制等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二)统筹兼顾,千方百计加大乡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全面发力,各项重点任务同步推进,协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是在净化上下功夫围绕村庄路面、墙面、水面等重点部位,彻底打扫清理,不留死角、盲区;围绕历史留存垃圾、日常生产生活垃圾、村内及周边建筑垃圾等清理重点,加大机械化清理力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清理,防止反弹。二是清污上下功夫对黑臭水体治理,坚持疏堵并举,一方面严查严管随意排放行为,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减少农村生活污水随处排放;另一方面加快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彻底解决污水治理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三是提升标准上下功夫重点针对改厕后续管护、厕所革命持续发力不足的问题,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细化整治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升级版。

(三)惠及长远,一以贯之抓好乡村管理。持续强化管理,在建立建管并重、以管为本、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继续完善好房前屋后三包制度、落实街长制”“巷长制”“积分制利用好三级网格长制度,坚决守护好整治成果。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水、道路、厕改,特别是农村厕所和污水处理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