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时间: 2022-07-22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推动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2家,养老床位192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93张,护理型床位占比36%;内设医疗机构5处,纳入医保定点4处。农村互助幸福院47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处。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医养协作。加强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协作,促进医养机构的无缝对接。目前,全区医疗机构均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融合协议书。

(二)强化康养融合。依托专业机构,开展以精神障碍作业疗法、健康管理、家居护理、残疾预防及干预、康复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长期生活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等工作与养老服务进行结合同步开展。截至目前,我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数57433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人数35100人,全区家庭签约医生团队137个,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48000人。

(三)强化医疗服务。开通便民服务,为进一步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全区医疗机构在导诊设置老人就医指导服务,设置老年人挂号、就诊和缴费等便捷、优先服务绿色通道,并开通医院无障碍通道,购置轮椅等便民便行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推进医院人性化、温馨化、便民化建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由于我区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机构队伍薄弱,老年护理人员空缺大。在岗人员存在年龄大、职称低、学历低、整体素质低和非专业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区在养老专业服务人才培训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尤其是对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进修学习培训,着重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以此强化医养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医养结合已成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区的医养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大部分是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需提供照料服务,缺乏政策和动力,同时医养衔接程度不够。二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短缺。养老护理人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且工作强度较大,使人员流动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公众对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较低,普遍认为其发展前景较差、职业尊重度较低,对年轻化、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弱。三是医院与养老机构衔接不畅。养老机构主要依靠完善设施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无法及时便捷地利用好医疗部门现有的医疗资源。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一是鼓励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按相应规定开办医疗服务,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培训,提高村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知识咨询、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等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为社区(村)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

(二)提高老年人医疗及康复护理保障水平。积极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纳入医保(合疗)支付范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含医养结合机构)符合基本医保定点机构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定点范围。为失能、失智、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和康复提供相应保障。

(三)丰富“医养融合”内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得多样化,不仅需求物质的保障,也需求精神上的陶冶和生活内容的丰富。一方面,提高“医养”保障水平。通过设立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和完善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公开透明、积极有效的服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开展娱乐活动。通过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棋类比赛,文艺汇演等,丰富生活,强健心态。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7月15日

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7-22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峄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推动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2家,养老床位192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93张,护理型床位占比36%;内设医疗机构5处,纳入医保定点4处。农村互助幸福院47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处。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医养协作。加强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协作,促进医养机构的无缝对接。目前,全区医疗机构均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融合协议书。

(二)强化康养融合。依托专业机构,开展以精神障碍作业疗法、健康管理、家居护理、残疾预防及干预、康复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长期生活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等工作与养老服务进行结合同步开展。截至目前,我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数57433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人数35100人,全区家庭签约医生团队137个,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48000人。

(三)强化医疗服务。开通便民服务,为进一步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全区医疗机构在导诊设置老人就医指导服务,设置老年人挂号、就诊和缴费等便捷、优先服务绿色通道,并开通医院无障碍通道,购置轮椅等便民便行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推进医院人性化、温馨化、便民化建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由于我区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机构队伍薄弱,老年护理人员空缺大。在岗人员存在年龄大、职称低、学历低、整体素质低和非专业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区在养老专业服务人才培训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尤其是对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进修学习培训,着重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以此强化医养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医养结合已成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区的医养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大部分是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需提供照料服务,缺乏政策和动力,同时医养衔接程度不够。二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短缺。养老护理人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且工作强度较大,使人员流动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公众对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较低,普遍认为其发展前景较差、职业尊重度较低,对年轻化、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弱。三是医院与养老机构衔接不畅。养老机构主要依靠完善设施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无法及时便捷地利用好医疗部门现有的医疗资源。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一是鼓励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按相应规定开办医疗服务,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培训,提高村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知识咨询、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等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为社区(村)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

(二)提高老年人医疗及康复护理保障水平。积极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纳入医保(合疗)支付范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含医养结合机构)符合基本医保定点机构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定点范围。为失能、失智、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和康复提供相应保障。

(三)丰富“医养融合”内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得多样化,不仅需求物质的保障,也需求精神上的陶冶和生活内容的丰富。一方面,提高“医养”保障水平。通过设立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和完善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公开透明、积极有效的服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开展娱乐活动。通过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棋类比赛,文艺汇演等,丰富生活,强健心态。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