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3-11-08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一揽子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截至20234月,全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7个、市级美丽乡村53个,区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市级清洁村庄60个;美丽庭院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已创建完成3849户,占农村常住户数的10.24%

发挥区位优势,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具有资源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业与旅游无缝对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一部分农民可以直接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可起到直接的帮助作用。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了以冠世榴园为主导的一大核心乡村旅游区,重点包括王府山村、曹马、朱村、北龙塘等区域;同时,结合其他镇(街道)实际,规划设计了峨山山水农庄、环城(吴林、坛山)休闲度假基地、底阁渔业小镇、阴平万亩枣园、古邵十里风华片区等5大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基地。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鼓励发展以采摘园为主体的乡村体验综合体,以农家住宿为主的鲁南民宿体,鼓励传统农家乐餐饮向石榴文化主题转化,因地制宜的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做好结合,力促一产精致化,二产特色化,三产多彩化,实现一二三产跨越融合发展。

)盘活现有资产,创新集体经济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仅仅依靠原来的老路,显然不够,只有创新发展思路,才能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因此,对村集体现有资产,一方面,坚持产权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坚决杜绝集体财产流失。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合作社+集体村集体+企业等模式,将村集体现有的房屋、土地、山林等资产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使用,发展合作经济,实现共同致富。

二、关于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认真采纳、落实。下步工作中,发挥省级旅游特色村资源优势,围绕王府山村、北孙庄、程村、斜屋等旅游特色村,积极发展石榴、大枣、核桃、花卉、草莓等特色休闲农业,以村集体为主导,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和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依托榴花路绿道,抓好沿线各节点驿站的规划建设,统筹部署绿道沿线步行栈道、咨询点、观景台、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市场服务需要。抓旅游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文明行动,整治乡村旅游环境,优先在乡村旅游集中村镇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让乡村旅游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1-08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一揽子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截至20234月,全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7个、市级美丽乡村53个,区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市级清洁村庄60个;美丽庭院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已创建完成3849户,占农村常住户数的10.24%

发挥区位优势,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具有资源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业与旅游无缝对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一部分农民可以直接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可起到直接的帮助作用。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了以冠世榴园为主导的一大核心乡村旅游区,重点包括王府山村、曹马、朱村、北龙塘等区域;同时,结合其他镇(街道)实际,规划设计了峨山山水农庄、环城(吴林、坛山)休闲度假基地、底阁渔业小镇、阴平万亩枣园、古邵十里风华片区等5大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基地。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鼓励发展以采摘园为主体的乡村体验综合体,以农家住宿为主的鲁南民宿体,鼓励传统农家乐餐饮向石榴文化主题转化,因地制宜的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做好结合,力促一产精致化,二产特色化,三产多彩化,实现一二三产跨越融合发展。

)盘活现有资产,创新集体经济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仅仅依靠原来的老路,显然不够,只有创新发展思路,才能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因此,对村集体现有资产,一方面,坚持产权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坚决杜绝集体财产流失。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合作社+集体村集体+企业等模式,将村集体现有的房屋、土地、山林等资产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使用,发展合作经济,实现共同致富。

二、关于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认真采纳、落实。下步工作中,发挥省级旅游特色村资源优势,围绕王府山村、北孙庄、程村、斜屋等旅游特色村,积极发展石榴、大枣、核桃、花卉、草莓等特色休闲农业,以村集体为主导,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和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依托榴花路绿道,抓好沿线各节点驿站的规划建设,统筹部署绿道沿线步行栈道、咨询点、观景台、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市场服务需要。抓旅游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文明行动,整治乡村旅游环境,优先在乡村旅游集中村镇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让乡村旅游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