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3-11-08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坚持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政策落实、改革创新、人才培育、资产管理等工作中出实招、解难题,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创新驱动,积蓄强劲动能。为进一步解决“土地破碎化”难题,我局牵头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路径,进一步理顺了人地关系,激发了更大生产力,推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了新的动力引擎。自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搭台、村队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农业服务组织、金融、担保机构、供销部门及工商企业等主体作用,初步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有力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9.62万亩,农户资产性收入增加近500元,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金、管理费、分红等渠道,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30万元。

二是抓牢人才培育,夯实智力支撑。我局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评定工作作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农业人才队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6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获评人员涵盖了“土专家”“田秀才”、归国人才、80后,人才队伍结构、综合素质得到了优化和质的提升。同时,持续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分层次、分领域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1469人。遴选13名高素质农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对象,积极探索实践“师傅带徒”人才培育新模式,我区成功入选高素质农民培育“师傅带徒”项目创新试点县,1人入选高素质农民大师,建设了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三是完善监管体系,规范三资管理。一是全方位兜清资产底数。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4次,对“三资”管理工作进行强调部署,要求各镇(街)、村(居)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两委”积极协调,党员以身作则,集中对326个村集体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建立“四本台账”,有效利用集体“资产”。二是多渠道推动资产增值。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综合整治公共空间、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特色化、土地流转规模化、集体增收持续化、资产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巩固了公共资产资源共享行动成果。三是高标准规范财务管理。定期举办村级财务管理培训班,全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村级财务工作队伍,今年已完成培训700余人次。积极指导镇(街)经管站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对镇(街)自查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今年已开展排查40余次,发现问题20余个,均已完成整改。配合组织部开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及时填报在线收入台账。严格执行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债务年度摸底调查制度,将清查结果及摸底调查录入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系统,确保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全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走之路。在下步工作中,区农业农村将继续抓好政策、人才、改革、资金、资源集成,进一步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壮大我区村集体经济的“峄城路径”,助力我区乡村全面振兴。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我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与我们携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1-08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坚持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政策落实、改革创新、人才培育、资产管理等工作中出实招、解难题,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创新驱动,积蓄强劲动能。为进一步解决“土地破碎化”难题,我局牵头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路径,进一步理顺了人地关系,激发了更大生产力,推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了新的动力引擎。自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搭台、村队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农业服务组织、金融、担保机构、供销部门及工商企业等主体作用,初步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有力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9.62万亩,农户资产性收入增加近500元,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金、管理费、分红等渠道,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30万元。

二是抓牢人才培育,夯实智力支撑。我局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评定工作作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农业人才队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6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获评人员涵盖了“土专家”“田秀才”、归国人才、80后,人才队伍结构、综合素质得到了优化和质的提升。同时,持续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分层次、分领域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1469人。遴选13名高素质农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对象,积极探索实践“师傅带徒”人才培育新模式,我区成功入选高素质农民培育“师傅带徒”项目创新试点县,1人入选高素质农民大师,建设了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三是完善监管体系,规范三资管理。一是全方位兜清资产底数。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4次,对“三资”管理工作进行强调部署,要求各镇(街)、村(居)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两委”积极协调,党员以身作则,集中对326个村集体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建立“四本台账”,有效利用集体“资产”。二是多渠道推动资产增值。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综合整治公共空间、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特色化、土地流转规模化、集体增收持续化、资产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巩固了公共资产资源共享行动成果。三是高标准规范财务管理。定期举办村级财务管理培训班,全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村级财务工作队伍,今年已完成培训700余人次。积极指导镇(街)经管站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对镇(街)自查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今年已开展排查40余次,发现问题20余个,均已完成整改。配合组织部开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及时填报在线收入台账。严格执行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债务年度摸底调查制度,将清查结果及摸底调查录入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系统,确保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全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走之路。在下步工作中,区农业农村将继续抓好政策、人才、改革、资金、资源集成,进一步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壮大我区村集体经济的“峄城路径”,助力我区乡村全面振兴。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我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与我们携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