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时间: 2023-10-08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峄城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提案/建议中提出建议(问题)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涉及协办单位0条,已采纳落实(解决)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创建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遴选区级专家组建区级评审专家“智慧库”,采取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创建培训和经验交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诊疗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峨山镇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底阁镇、峨山镇、阴平镇3家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古邵镇卫生院、榴园镇卫生院、坛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标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和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服务能力提升,7所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和省级服务能力提升标准。阴平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县域服务次中心建设,力争三年内达到县域服务次中心服务能力。

(二)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健康扶贫网底进一步夯实。一是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3所、18所、61所。开展省级标准化便民中医特色卫生室提升试点工作,提升阴平镇陈楼村、三汪村卫生室,榴园镇龙泉庄村、前光村卫生室四处中医特色卫生室,开展针灸、艾灸、推拿等特色中医疗法。落实省、市政府“六稳六保”政策要求,165所村卫生室完成智慧随访设备配备,148所村卫生室完成康复理疗设备配备。2022年建成中心村卫生室30个,村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有序开展。

扎实推进省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积极打造智慧医疗,组建了两个医共体建设集体。围绕实施紧密型医共体“七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共享的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技术中心,成立了以胸痛中心等流程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从技术层面上为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多措并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和人员培训,明确2家区直医疗机构与4家基层卫生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一是选派业务院长、业务主管。2023年从区人民医院现有业务骨干中抽调7人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担任业务院长(业务主任),从区中医院近几年招聘、试用期满合格已转正定级且具有执业资格的备案制工作人员中选派7人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业务帮扶,担任业务主管。依托业务院长、业务主管,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已完成挂牌。二是充实乡医队伍。招聘21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和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进入乡村医生队伍,对于基础较弱的卫生室选派业务骨干采取多点执业等方式实行驻村帮扶,积极构建区镇村一体的同质化诊疗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在基药补贴、基本公卫、乡医补助、信息化建设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认真落实镇街医疗机构“一类供给、二类管理”政策,逐步实现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继续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照村干部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待遇,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相关优惠政策,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二)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选择阴平镇镇中心卫生院,努力将服务能力三年内提升到二级医院标准,打造成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巩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成果,将区卫健局原办公楼整体调配给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达到社区医院的标准。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增强村级卫生室康复等中医适宜技术能力。结合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名单,按照省、市创建任务,积极创建省、市、区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三)大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空编补齐”、“一类保障”,落实“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政策,统筹开展基层卫生人才招聘,落实学费代偿优惠政策,推进落实基层人才招聘和职称评聘优惠政策,逐步提高基层高级、中级卫生技术人才比例。完善业务院长选派机制,做好2023年度选派人员期满考核工作。依托业务院长、业务主管,做好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工作,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10月7日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0-08    来源: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峄城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提案/建议中提出建议(问题)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涉及协办单位0条,已采纳落实(解决)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创建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遴选区级专家组建区级评审专家“智慧库”,采取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创建培训和经验交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诊疗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峨山镇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底阁镇、峨山镇、阴平镇3家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古邵镇卫生院、榴园镇卫生院、坛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标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和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服务能力提升,7所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和省级服务能力提升标准。阴平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县域服务次中心建设,力争三年内达到县域服务次中心服务能力。

(二)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健康扶贫网底进一步夯实。一是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3所、18所、61所。开展省级标准化便民中医特色卫生室提升试点工作,提升阴平镇陈楼村、三汪村卫生室,榴园镇龙泉庄村、前光村卫生室四处中医特色卫生室,开展针灸、艾灸、推拿等特色中医疗法。落实省、市政府“六稳六保”政策要求,165所村卫生室完成智慧随访设备配备,148所村卫生室完成康复理疗设备配备。2022年建成中心村卫生室30个,村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有序开展。

扎实推进省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积极打造智慧医疗,组建了两个医共体建设集体。围绕实施紧密型医共体“七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共享的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技术中心,成立了以胸痛中心等流程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从技术层面上为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多措并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和人员培训,明确2家区直医疗机构与4家基层卫生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一是选派业务院长、业务主管。2023年从区人民医院现有业务骨干中抽调7人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担任业务院长(业务主任),从区中医院近几年招聘、试用期满合格已转正定级且具有执业资格的备案制工作人员中选派7人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业务帮扶,担任业务主管。依托业务院长、业务主管,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已完成挂牌。二是充实乡医队伍。招聘21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和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进入乡村医生队伍,对于基础较弱的卫生室选派业务骨干采取多点执业等方式实行驻村帮扶,积极构建区镇村一体的同质化诊疗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在基药补贴、基本公卫、乡医补助、信息化建设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认真落实镇街医疗机构“一类供给、二类管理”政策,逐步实现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继续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照村干部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待遇,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相关优惠政策,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二)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选择阴平镇镇中心卫生院,努力将服务能力三年内提升到二级医院标准,打造成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巩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成果,将区卫健局原办公楼整体调配给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达到社区医院的标准。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增强村级卫生室康复等中医适宜技术能力。结合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名单,按照省、市创建任务,积极创建省、市、区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三)大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空编补齐”、“一类保障”,落实“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政策,统筹开展基层卫生人才招聘,落实学费代偿优惠政策,推进落实基层人才招聘和职称评聘优惠政策,逐步提高基层高级、中级卫生技术人才比例。完善业务院长选派机制,做好2023年度选派人员期满考核工作。依托业务院长、业务主管,做好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工作,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


峄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