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振兴乡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4-06-21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乡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实施“双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提升产业体系能级。一是围绕提升地力强产出坚持稳面积、提产能,结合“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植主体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项目,在古邵镇和底阁镇划定了2.5万亩的吨半粮片区。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0.5万亩。二是聚力石榴种植强基础。2024年全区新栽培种植石榴19.2万株,配套财政资金200万元。启动建设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项目,大力推进石榴盆景盆栽及设施栽培,促进石榴种植规模和品质整体提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申报材料已上报至农业农村部;申报省级特色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目前正在按照反馈修改申报材料。三是参加各类展会强品牌。组织美果来、亚太石榴酒、峄州石榴茶等企业参加5月份“好品山东”走进长三角(上海)农产品推介、“好品山东”港澳山东周以及省、市乡村振兴观摩等多个宣传活动。是发展智慧农业强提升。古邵镇锦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的工厂化循环水渔业苗种和渔机装备制造、优质鱼苗繁育,已实现养殖全程智能托管,年养殖能力赶超同面积水面外塘33倍;吴林办的“数字农机一张图”系统整合农机供需信息交互服务、植保无人机智慧服务、粮食秸秆收购回购等3项服务,可实现“耕、种、管、收、储、运”全程数字化、机械化作业,帮助农户作业及生产资料成本减少20%,产量增加6%。

(二)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一是全力实施“双十百千”工程。全区创建一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榴园镇)、一个市级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阴平镇)、两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底阁镇、古邵镇)。目前各相关镇正在按照要求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惠及51个村、3.5万户群众,累计投资2.1亿元,实施项目128个。是强化推进“三资”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共清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2429份,发现不规范合同数量1871份,已完成整改1871份;清查违规占用的资产13处、资源2388.83亩,已收回违规占用的资源2388.83亩;发现财务收支管理问题涉及金额453590.5元,已通过专项整治收回资金453590.5元;发现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流于形式的村14个,已完成整改。同时,针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不到位的问题,联合组织部门举办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2期,累计培训人员709人。三是持续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示范村累计投入277万元,铺设混凝土路面9400平方米,新修沥青路面12666平方米,栽种绿化苗木600平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并实行台账式管理、图片式调度和常态化实地督导,指出问题、督促改进。是开展土地托管流转。全区土地托管流转规模经营面积31.8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3.5%。其中,土地流转规模总面积达到10.84万亩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今年累计反馈监测预警信息3863条,新纳入监测帮扶对象3户12人。加大金融信贷助增收,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的摸排力度,推荐齐鲁富民贷88笔377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笔10万元。稳定就业保增收,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639人。分类施策稳增收,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梳理出高收入脱贫户1563户2927人、中收入脱贫户1082户2917人、低收入脱贫户226户669人,落实一户一策“套餐式”增收措施。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扎实做好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种植、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全区共有注册在营农民专业合作社965家,家庭农场439家。是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累计发放技术指导材料1000余份,指导600余人次,解决各类难题50余个。3月5日—8日,在各镇(街)开展了石榴生产管理技术巡回课堂,培训石榴种植户400余名,发放学习资料800余份。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是抓好农业项目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已核定全区小麦面积418208.77亩,近期将通过财政一本通将补贴资金发放至各种植户;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植主体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已组织镇(街)开始实施,下一步适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抓好新栽植石榴管护。适时开展雨季、秋季补植,提高石榴成活率,为年底考核打好基础。三是抓好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双十百千”工程建设,拟定于7月初对实施镇(街)开展模拟验收;持续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清理整治。四是做好镇域经济农业文章。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积极争取各项惠农利农政策,为各镇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将持续始终以为农服务、促农增收为己任,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争取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农村环境提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6日

联系电话:7881016                   

联系人:李肖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振兴乡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6-21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乡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实施“双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提升产业体系能级。一是围绕提升地力强产出坚持稳面积、提产能,结合“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植主体大面积单产提升等项目,在古邵镇和底阁镇划定了2.5万亩的吨半粮片区。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0.5万亩。二是聚力石榴种植强基础。2024年全区新栽培种植石榴19.2万株,配套财政资金200万元。启动建设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项目,大力推进石榴盆景盆栽及设施栽培,促进石榴种植规模和品质整体提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申报材料已上报至农业农村部;申报省级特色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目前正在按照反馈修改申报材料。三是参加各类展会强品牌。组织美果来、亚太石榴酒、峄州石榴茶等企业参加5月份“好品山东”走进长三角(上海)农产品推介、“好品山东”港澳山东周以及省、市乡村振兴观摩等多个宣传活动。是发展智慧农业强提升。古邵镇锦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的工厂化循环水渔业苗种和渔机装备制造、优质鱼苗繁育,已实现养殖全程智能托管,年养殖能力赶超同面积水面外塘33倍;吴林办的“数字农机一张图”系统整合农机供需信息交互服务、植保无人机智慧服务、粮食秸秆收购回购等3项服务,可实现“耕、种、管、收、储、运”全程数字化、机械化作业,帮助农户作业及生产资料成本减少20%,产量增加6%。

(二)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一是全力实施“双十百千”工程。全区创建一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榴园镇)、一个市级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阴平镇)、两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底阁镇、古邵镇)。目前各相关镇正在按照要求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惠及51个村、3.5万户群众,累计投资2.1亿元,实施项目128个。是强化推进“三资”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共清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2429份,发现不规范合同数量1871份,已完成整改1871份;清查违规占用的资产13处、资源2388.83亩,已收回违规占用的资源2388.83亩;发现财务收支管理问题涉及金额453590.5元,已通过专项整治收回资金453590.5元;发现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流于形式的村14个,已完成整改。同时,针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不到位的问题,联合组织部门举办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2期,累计培训人员709人。三是持续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示范村累计投入277万元,铺设混凝土路面9400平方米,新修沥青路面12666平方米,栽种绿化苗木600平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并实行台账式管理、图片式调度和常态化实地督导,指出问题、督促改进。是开展土地托管流转。全区土地托管流转规模经营面积31.8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3.5%。其中,土地流转规模总面积达到10.84万亩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今年累计反馈监测预警信息3863条,新纳入监测帮扶对象3户12人。加大金融信贷助增收,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的摸排力度,推荐齐鲁富民贷88笔377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笔10万元。稳定就业保增收,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639人。分类施策稳增收,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梳理出高收入脱贫户1563户2927人、中收入脱贫户1082户2917人、低收入脱贫户226户669人,落实一户一策“套餐式”增收措施。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扎实做好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种植、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全区共有注册在营农民专业合作社965家,家庭农场439家。是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累计发放技术指导材料1000余份,指导600余人次,解决各类难题50余个。3月5日—8日,在各镇(街)开展了石榴生产管理技术巡回课堂,培训石榴种植户400余名,发放学习资料800余份。

二、下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是抓好农业项目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已核定全区小麦面积418208.77亩,近期将通过财政一本通将补贴资金发放至各种植户;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植主体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已组织镇(街)开始实施,下一步适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抓好新栽植石榴管护。适时开展雨季、秋季补植,提高石榴成活率,为年底考核打好基础。三是抓好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双十百千”工程建设,拟定于7月初对实施镇(街)开展模拟验收;持续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清理整治。四是做好镇域经济农业文章。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积极争取各项惠农利农政策,为各镇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将持续始终以为农服务、促农增收为己任,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争取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农村环境提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6日

联系电话:7881016                   

联系人: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