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彻底清理田间地头秸秆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4-05-20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彻底清理田间地头秸秆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机制,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进行。峄城区委、峄城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峄城区2023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农业农村、财政等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镇(街)镇长(主任)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科教、财务、种植业管理、农机技术推广、能源推广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专门负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和项目实施。研究确立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以农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二)抓宣传,强教育,营造秸秆综合利用的浓厚氛围。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明白纸3万余张、举办以会代训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90余人,印发《致农机手的一封信》、《农机安全操作指南》等3万余份,出动宣传车60(台)次,在区电视台专题报道3次,镇街悬挂横幅3000余幅,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有关政策和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10月9日在底阁镇承办了100余人参加的枣庄市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

(三)树典型、强示范,为项目实施夯实基础。经过镇(街)推荐、专家评审、局党组研究、政府网站公示等程序,严格遴选各实施主体,优中选优,通过层层把关,遴选了底阁镇:枣庄市峄城区金马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润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峨山镇:峄城区长远农机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宏海农机合作社;吴林办事处:峄城区吴林鑫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德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坛山办事处:枣庄市峄城区德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榴园镇:峄城区榴园农机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瑞沃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富友农机专业合作社;阴平镇:峄城区润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金辉农机专业合作社;古邵镇:峄城区汇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八里沟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秸秆还田实施主体:遴选了峄城区众鑫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利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秸秆基料化实施主体。枣庄丰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枣庄宏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峄城区润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法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峨山镇:峄城区长远农机合作社;吴林办事处:枣庄市峄城区经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榴园镇:枣庄德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阴平镇: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古邵镇:枣庄德顺农业有限公司、峄城区赵克芹生物质燃料加工厂10家秸秆收储实施主体。通过项目实施,秸秆精细化还田实施主体14家共完成深翻面积将近5.7万亩;秸秆基料化利用2家合作社新购买自动拌料机、装袋机、粉碎机等设备20余台套;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秸秆收储体系10家实施主体新购买打捆机、搂草机等设备30余台套。各实施主体分别制定了各自实施方案,实施主体签订了深翻还田三方协议,收储体系、饲料化、基料化实施主体严格按批复要求购买设备,并签订了承诺书,五年内不得转让。

(四)抓规范,强管理,确保秸秆综合利用顺利实施。一是“智能+人工”验收模式。聘请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对土壤深翻时,在深翻犁上安装北斗监控装置,在后台便能准确了解机械深翻作业深度和运行轨迹,及时掌握每一台机械作业情况。同时委托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对每个深翻实施主体作业质量进行现场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二是实行“三对照一拍照”管理模式。从农机、农技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对秸秆收储企业、基料化、饲料化实施主体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实行验收,验收过程中采取“三对照一拍照”的办法进行。“三对照”即严格对照机械设备发票、合格证和机械设备上的编号是否一致,有无套牌现象;“一拍照”即验收人员、实施主体负责人、新购买的机械进行合影,每一台设备都保留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并把原始发票、合格证统一保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档案,严防套补现象的发生。

(五)抓推广、强技术,推进秸秆精细化还田。“三夏、三秋”期间,以小麦、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为重点,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玉米机收、秸秆精细还田、秸秆腐熟还田、机械深松深耕“一条龙”技术。精细化还田机械深耕技术是在玉米(水稻)收获时把秸秆切碎,秸秆长度达到5cm以内的基础上,使用18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悬挂大型翻转犁,深耕深度25cm以上,并进行耙压整地的作业模式.通过加深翻耕层,使秸秆深埋、加快腐烂,加速生土熟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效果。并使雨水能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为农作物根系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方面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开展秸秆精细化还田的同时,积极推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鼓励秸秆离田,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截至目前,新发展秸秆收储企业5家,累计20家;新发展基料化利用基地2家,累计达5家。如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之前,拥有打捆机1台、搂草机1台,其他运输设备2台,秸秆收储设备全靠租赁,年收储能力约0.7万吨。借助2023年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新购买打捆机2台、搂草机2台。该公司秸秆收储综合实力不断增大,年收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1.3万多吨,主要用于畜禽饲料和生物电厂的燃料,营业收入达520万元,辐射本区及安徽、江苏、东北三省等地区,为三秋三夏防火、农业环境保护、畜牧养殖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网格、强督导,全面落实禁烧责任。在“三夏、三秋”集中禁烧期间,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实行了县级领导包镇(街)、镇(街)科级干部包管区、镇(街)机关人员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四联包”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压实责任。坚持“属地”的管理原则,镇(街)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将禁烧责任明确到人,具体到地块,确保不留死角。成立了由镇街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禁烧工作队伍,全面落实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时间、定要求等“五定”禁烧措施,全区共搭建防火棚550余个,安排防火巡查人员3200余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实现秸秆禁烧责任落实全覆盖。同时,从行政执法、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抽调9名业务骨干,成立了3个督导巡查组,“三夏、三秋”期间对各镇(街)秸秆禁烧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镇街也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巡查组,对各村的“三夏、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焚烧秸秆的行为现场发现、现场处置,切实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同时,各镇(街)通过调度会、现场会、明察暗访的方式不定时、不定点深入村及防火点进行督导巡查,对发现防火工作人员旷班、离岗、玩忽职守等现象一律从严处理,决不手软。同时,深入开展了秸秆集中清理清运活动,从源头上解决村民随意堆放秸秆和集中禁烧期间不烧、集中禁烧之后焚烧的问题,真正做到田间净、地头净、沟渠净、路边净、树下净、村内净等“六净”标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

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标确定山东农业大学为我区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服务单位。投资资金36.8万元,已完成取土放样、秸秆样品采集、部分样品化验等工作,后期还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查等。服务单位负责调查全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和利用途径,对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摸清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认识。每年不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宣传车、横幅、标语、明白纸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拓宽堵疏结合路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要疏,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积极鼓励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继续培养各类秸秆转化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收储体系,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堵。让群众认识到秸秆禁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打击秸秆禁烧,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疏堵结合,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建议上级部门制定秸秆综合利用、集中收购扶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集中收购。修改完善秸秆禁烧相关规定,做到既可依法依规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人,又具有可操作性。对秸秆利用方面的项目,在立项、税收、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对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青贮、养殖等综合利用的补贴,让农民切实感到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实惠。

(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对接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探索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生产基料、秸秆压缩燃料、秸秆生物炭等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变废为宝,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收储企业台账,重点培育秸秆“五化”利用的养殖、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及大型秸秆收储企业。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16日

联系电话:7881211                 

联系人:秦燕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彻底清理田间地头秸秆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5-20    来源: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彻底清理田间地头秸秆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机制,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进行。峄城区委、峄城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峄城区2023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农业农村、财政等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镇(街)镇长(主任)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科教、财务、种植业管理、农机技术推广、能源推广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专门负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和项目实施。研究确立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以农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二)抓宣传,强教育,营造秸秆综合利用的浓厚氛围。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明白纸3万余张、举办以会代训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90余人,印发《致农机手的一封信》、《农机安全操作指南》等3万余份,出动宣传车60(台)次,在区电视台专题报道3次,镇街悬挂横幅3000余幅,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有关政策和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10月9日在底阁镇承办了100余人参加的枣庄市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

(三)树典型、强示范,为项目实施夯实基础。经过镇(街)推荐、专家评审、局党组研究、政府网站公示等程序,严格遴选各实施主体,优中选优,通过层层把关,遴选了底阁镇:枣庄市峄城区金马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润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峨山镇:峄城区长远农机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宏海农机合作社;吴林办事处:峄城区吴林鑫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德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坛山办事处:枣庄市峄城区德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榴园镇:峄城区榴园农机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瑞沃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富友农机专业合作社;阴平镇:峄城区润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金辉农机专业合作社;古邵镇:峄城区汇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八里沟农机专业合作社、峄城区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秸秆还田实施主体:遴选了峄城区众鑫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峄城区利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秸秆基料化实施主体。枣庄丰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枣庄宏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峄城区润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峄城区法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峨山镇:峄城区长远农机合作社;吴林办事处:枣庄市峄城区经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榴园镇:枣庄德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阴平镇: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古邵镇:枣庄德顺农业有限公司、峄城区赵克芹生物质燃料加工厂10家秸秆收储实施主体。通过项目实施,秸秆精细化还田实施主体14家共完成深翻面积将近5.7万亩;秸秆基料化利用2家合作社新购买自动拌料机、装袋机、粉碎机等设备20余台套;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秸秆收储体系10家实施主体新购买打捆机、搂草机等设备30余台套。各实施主体分别制定了各自实施方案,实施主体签订了深翻还田三方协议,收储体系、饲料化、基料化实施主体严格按批复要求购买设备,并签订了承诺书,五年内不得转让。

(四)抓规范,强管理,确保秸秆综合利用顺利实施。一是“智能+人工”验收模式。聘请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对土壤深翻时,在深翻犁上安装北斗监控装置,在后台便能准确了解机械深翻作业深度和运行轨迹,及时掌握每一台机械作业情况。同时委托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对每个深翻实施主体作业质量进行现场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二是实行“三对照一拍照”管理模式。从农机、农技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对秸秆收储企业、基料化、饲料化实施主体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实行验收,验收过程中采取“三对照一拍照”的办法进行。“三对照”即严格对照机械设备发票、合格证和机械设备上的编号是否一致,有无套牌现象;“一拍照”即验收人员、实施主体负责人、新购买的机械进行合影,每一台设备都保留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并把原始发票、合格证统一保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档案,严防套补现象的发生。

(五)抓推广、强技术,推进秸秆精细化还田。“三夏、三秋”期间,以小麦、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为重点,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玉米机收、秸秆精细还田、秸秆腐熟还田、机械深松深耕“一条龙”技术。精细化还田机械深耕技术是在玉米(水稻)收获时把秸秆切碎,秸秆长度达到5cm以内的基础上,使用18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悬挂大型翻转犁,深耕深度25cm以上,并进行耙压整地的作业模式.通过加深翻耕层,使秸秆深埋、加快腐烂,加速生土熟化、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效果。并使雨水能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为农作物根系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方面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开展秸秆精细化还田的同时,积极推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鼓励秸秆离田,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截至目前,新发展秸秆收储企业5家,累计20家;新发展基料化利用基地2家,累计达5家。如枣庄章英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之前,拥有打捆机1台、搂草机1台,其他运输设备2台,秸秆收储设备全靠租赁,年收储能力约0.7万吨。借助2023年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新购买打捆机2台、搂草机2台。该公司秸秆收储综合实力不断增大,年收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1.3万多吨,主要用于畜禽饲料和生物电厂的燃料,营业收入达520万元,辐射本区及安徽、江苏、东北三省等地区,为三秋三夏防火、农业环境保护、畜牧养殖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网格、强督导,全面落实禁烧责任。在“三夏、三秋”集中禁烧期间,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实行了县级领导包镇(街)、镇(街)科级干部包管区、镇(街)机关人员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四联包”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压实责任。坚持“属地”的管理原则,镇(街)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将禁烧责任明确到人,具体到地块,确保不留死角。成立了由镇街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禁烧工作队伍,全面落实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时间、定要求等“五定”禁烧措施,全区共搭建防火棚550余个,安排防火巡查人员3200余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实现秸秆禁烧责任落实全覆盖。同时,从行政执法、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抽调9名业务骨干,成立了3个督导巡查组,“三夏、三秋”期间对各镇(街)秸秆禁烧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镇街也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巡查组,对各村的“三夏、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焚烧秸秆的行为现场发现、现场处置,切实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同时,各镇(街)通过调度会、现场会、明察暗访的方式不定时、不定点深入村及防火点进行督导巡查,对发现防火工作人员旷班、离岗、玩忽职守等现象一律从严处理,决不手软。同时,深入开展了秸秆集中清理清运活动,从源头上解决村民随意堆放秸秆和集中禁烧期间不烧、集中禁烧之后焚烧的问题,真正做到田间净、地头净、沟渠净、路边净、树下净、村内净等“六净”标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

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标确定山东农业大学为我区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服务单位。投资资金36.8万元,已完成取土放样、秸秆样品采集、部分样品化验等工作,后期还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查等。服务单位负责调查全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和利用途径,对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摸清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认识。每年不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宣传车、横幅、标语、明白纸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拓宽堵疏结合路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要疏,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积极鼓励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继续培养各类秸秆转化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收储体系,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堵。让群众认识到秸秆禁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打击秸秆禁烧,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疏堵结合,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建议上级部门制定秸秆综合利用、集中收购扶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集中收购。修改完善秸秆禁烧相关规定,做到既可依法依规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人,又具有可操作性。对秸秆利用方面的项目,在立项、税收、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对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青贮、养殖等综合利用的补贴,让农民切实感到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实惠。

(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对接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探索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生产基料、秸秆压缩燃料、秸秆生物炭等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变废为宝,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收储企业台账,重点培育秸秆“五化”利用的养殖、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及大型秸秆收储企业。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16日

联系电话:7881211                 

联系人: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