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8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青少年教科书增加农耕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们提出的建议《关于青少年教科书增加农耕技术的意见和建议》收悉,感谢对教育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建议(问题)三条,其中涉及我单位二条,已采纳落实(解决)三条,落实率100%。
非常感谢您关于在青少年教科书中增加农耕技术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您的提案不仅体现了对青少年教育的深切关怀,也为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下是对您意见和建议的详细回复:
一、高度重视,积极采纳
我们完全理解并认同您提出的在青少年教科书中增加农耕技术的观点。农耕技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和实践农耕技术,青少年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生活,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示例的通知》(鲁教基函〔2023〕65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指南〉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们全区各中小学学校已经在劳动这门课程中逐步融入了农耕技术相关内容,包含了农作物种植、园艺管理等实践活动,并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此外,我们还鼓励学校与当地农场、园林场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相应的研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我们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教科书进行跨学科融合,确保农耕技术内容既符合教育要求,又贴近学生实际。
我们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农耕技术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耕技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三、后续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为了确保农耕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耕技术知识。二是拓展实践平台。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我们也将探索建立校内农耕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体验到农耕的乐趣和艰辛。三是加强家校合作。我们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农耕技术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亲子农耕活动、家校共育项目等,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农耕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深知,农耕技术教育的实施和推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衷心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也欢迎您积极参与我们的各项活动,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峄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