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提升我区农产品品牌的提案)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区农产品品牌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下步打算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品牌培育。一是积极培育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023年围绕林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美果来牌石榴汁系列产品、青檀牌生猪肉、蝉如意牌金蝉3个产品被评为展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品牌宣传,“峄城石榴”入选CCTV-17“乡村助农团”公益宣传特色农产品,并在全国六大城市地标楼宇点亮;代表枣庄特色农产品在北京、厦门、海口等农产品展会进行展销,深受好评。二是组织企业参展。组织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和峄州石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峄州石榴茶)参加4月12日—14日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组织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峄州石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峄州石榴茶)、枣庄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于5月9日至12日参加“好品山东”走进长三角(上海)农产品推介活动。在市级组织的乡村振兴观摩现场会上,组织我区特色农产品进行了展示。三是推动现有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吉美大健康产业园深化与广药集团、正官庄的合作,做大做强企业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影响力。四是扩大“峄城石榴”地标使用范围,增强品牌效应。引导辖区内20余家地理标志使用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覆盖率达100%;举办近90人参加全区地理标志保护与商标品牌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增强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品牌建设意识,印制“峄城石榴”地理标志包装箱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便利贴5万余张,发放给地理标志使用企业,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可溯性。成功申报石榴相关产业的枣庄市商标指导站4家。山东省“峄城石榴”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已申报,待省级审核。
(二)开展人才培育。一是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促进更多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全区8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2家企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饶元教授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墨子创新奖1个企业类,4个个人类已完成现场考察;2家企业产学研联合基金项目已完成现场验收。二是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组织农业相关企业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特色浆果智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三是激活涉农企业内生动力。结合本地现有农业资源,着重打造石榴品牌,招引新航天星空实验室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来峄,现已注册成立艳阳榴园(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三产生产用地已流转500亩,一产种植正在平整土地,开始石榴种植,麦收后大面积种植全株紫玉米;精准匹配中国药科学与大洋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石榴皮抗水产致病菌鱼饲料,企业与相关教授正在洽谈过程中,山东美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正积极洽谈合作,利用石榴皮生产中药兽药。四是稳定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强化科技特派员的规范管理,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建设,充分用好乡村本土人才,加大现代高效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目前全区共选派科技特派员51人与行政村结对服务。五是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结对服务工作,帮扶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全区在一线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达百余人次,直接服务农户1075人,服务企业140余家。其中举办石榴良种及栽培、石榴新种质扦插、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等农业科技培训活动60余次。3月29日,区科技局特邀枣庄市石榴研究院专家、中国科学报主任记者以及知名农业专家联合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石榴产业”石榴种植新技术培训活动,主要针对石榴栽种管护情况,从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管理、加快良种培育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同时细致的阐释了“与草共舞”种植新技术,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不同梯队的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充实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农业人才的理论水平。
(三)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一是持续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主动聚焦涉农经营主体、镇街涉农主体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突出高效性、普惠性、创新性。常态化开展“峄地生金”普惠金融镇街行等普惠金融系列活动,将普惠金融政策宣传搬至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主动为小微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宣传惠企金融政策。二是重点关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关注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发放惠农贷款,增加经营收入。开展金融活水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主动梳理个体户的融资诉求,建立健全服务跟踪台账,为14家种养殖大户投放贷款970万元。三是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发挥农发行、农业银行、农商行等支农、助农银行功能定位,增加乡村振兴贷款投放。重点发挥农发行、农业银行、农商行等支农、助农银行功能定位,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提高“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创业贷”“小额扶贫贷款”“齐鲁富民贷”贴息政策惠及面。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有效期内农产品“三品一标”有9个,正在加大认证政策的宣传力度,对有意向的合作社进行申报条件的讲解,提高合作社申报积极性。2023年,配合省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289批次,开展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710批次,7个镇(街)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胶体金速测共计1200批次,区级抽检合格率99.6%。2024年预计开展区级抽检750批次,正在等待财政追加预算。
二、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农产品品牌提升工作。
(一)品牌建设。积极发挥“峄城石榴”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大力推动峄城石榴种植、品种选育等各方面发展,同时大力扶持发展企业产品品牌,推动农业品牌更好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品牌特色化、优质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企业、合作社的商标品牌意识,发挥枣庄市商标指导站的制度优势,围绕商标的注册、运用、管理、保护四大环节进行指导,建立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
(二)地理标志运用。强化地理标志运用,打造区域品牌,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增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类别,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强化金融支持。助力农产品品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持续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继续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需求;发挥金融辅导队职能,向涉农主体宣传各项金融政策、推广特色金融产品、摸清涉农主体融资需求并针对涉农主体融资领域问题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等方式,为涉农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进一步健全评信增信机制。优化农村信用生态环境,持续推进整村授信,重点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户等信息采集力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四)开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支撑,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在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
(五)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服务等工作体系和机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不断强化生产环节等源头管控,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监管工作。
(六)持续开展土地流转托管经营。进一步深化推进土地流转托管,探索“小田变大田”,降低农田植保等各项支出,持续促农增收。
我们将继续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努力,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级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项要求,探索农产品品牌助农增收的各种途径,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峄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6日
联系电话:7881016 联系人: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