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体系的提案)

来源: 峄城区民政局 时间: 2024-12-05

XX委员们:

您们提出《关于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区农村养老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截至目前,我区已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高龄老年人补贴制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多层次为老年人提供救助。

二是强化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补贴政策,确保必要性、刚性的基本养老服务资金得到供给保障。截止到2024年10月,我区共有2042名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11601名老人享受高龄补贴。为全区206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专业照料护理服务,让更多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护。形成了老年人社会救助、老年人福利补贴相衔接的农村困难老年人生活保障体系。

三是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我区农村有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幸福院和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近年来,各级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切实改善了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条件,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农村失能特困人员应养尽养。目前,全区逐步形成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对下指导功能日渐完善。建设爱心食堂25处,实现辖区内镇街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月均服务老年人2.7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

四是持续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助洁、助医等居家照料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为600户特困、低保、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建立落实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居家照护服务、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制度,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养老氛围。通过传统节日、重大活动等积极宣传养老文化,打造区级养老文化宣传阵地,利用多种媒介传播孝道文化,引导公民、社会组织、养老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打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二是增强农村基础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投入,依托现有农村幸福院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农村幸福院为连接点,融合多部门助老实践活动,比如走访慰问送温暖、为老志愿服务、老年文体活动等。尝试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农村幸福院,实现运营连锁化。

三是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以家庭赡养为基础、养老机构和农村幸福院为依托、乡镇敬老院托底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认真落实《峄城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强化“五社联动”,创新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12月5日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体系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4-12-05    来源:

XX委员们:

您们提出《关于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区农村养老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截至目前,我区已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高龄老年人补贴制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多层次为老年人提供救助。

二是强化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补贴政策,确保必要性、刚性的基本养老服务资金得到供给保障。截止到2024年10月,我区共有2042名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11601名老人享受高龄补贴。为全区206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专业照料护理服务,让更多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护。形成了老年人社会救助、老年人福利补贴相衔接的农村困难老年人生活保障体系。

三是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我区农村有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幸福院和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近年来,各级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切实改善了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条件,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农村失能特困人员应养尽养。目前,全区逐步形成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对下指导功能日渐完善。建设爱心食堂25处,实现辖区内镇街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月均服务老年人2.7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

四是持续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助洁、助医等居家照料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为600户特困、低保、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建立落实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居家照护服务、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制度,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养老氛围。通过传统节日、重大活动等积极宣传养老文化,打造区级养老文化宣传阵地,利用多种媒介传播孝道文化,引导公民、社会组织、养老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打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二是增强农村基础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投入,依托现有农村幸福院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农村幸福院为连接点,融合多部门助老实践活动,比如走访慰问送温暖、为老志愿服务、老年文体活动等。尝试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农村幸福院,实现运营连锁化。

三是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以家庭赡养为基础、养老机构和农村幸福院为依托、乡镇敬老院托底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认真落实《峄城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强化“五社联动”,创新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