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争先进位、追赶超越 奋力打造工贸农旅一体化发展引领区的提案)
XX委员们:
您们提出《关于争先进位、追赶超越 奋力打造工贸农旅一体化发展引领区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区民政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您们提案中的第六条“建议改善民生‘兜住民心’”,涉及我单位社会救助、养老相关工作,已采纳落实。现将我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轮候、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等制度,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二)持续强化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补贴政策,确保必要性、刚性的基本养老服务资金得到供给保障。截止到2024年10月,我区共有2042名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11601名老人享受高龄补贴。实施政府为全区160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10名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多种服务,让更多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护。通过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为600户特困、低保、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了老人生活品质,强化了家庭养老保障功能。
(三)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坚持“线上大数据”与“线下铁脚板”相结合,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充分发挥省民政厅动态监测预警反馈数据的作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有针对性入户走访或电话调查,更好识别救助对象,做到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救助。今年以来,共处理监测反馈数据3500余条,走访困难群众6000余人次,办理低保590人、特困82人、临时救助755户次。按照上级要求,连续7年提高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救助金及专项补贴,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7680.8万余元。
(四)严格审核申请档案,加大困难群众随机抽查力度。区民政局每月对镇(街)民政办提报档案中的拟发放金额等进行二次逻辑校验,对符合规定的各镇(街)民政办要及时录入系统、落实救助;对明显不符合规定的退回各镇(街)民政办进行再次核实。指导镇(街)民政办开展低保、特困集中复核,做到所有在保人员年内至少核对一遍,同时坚持根据日常了解情况,及时进行月度动态调整,确保做到不合规低保及时退出。今年以来,峄城区动态调整退出低保、特困人员合计571人。区民政局按照一定比例对全区在保人员开展随机入户实地抽查,今年以来抽查范围覆盖7个镇街 31个村 160 户低保特困人员。
(五)加强培训主动帮办,助力社会救助工作质效提升。今年以来,共组织镇(街)救助经办人员参加“齐鲁民政大讲堂”等救助政策培训会议5场次,全面提高一线民政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下发《群众来访来电回答参考范本》,指导救助热线接听人员日常规范接访,提升服务质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大篷车”、救助政策“赶大集”等多种形式的“困难群众救助·集中帮办日”活动20余场次,集中政策宣传、业务咨询、申请现场受理等工作。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业务咨询724人次,现场受理救助申请139人次。
(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进信访诉求案件办理效率。区、镇两级民政部门对两枣平台、12345市长热线、榴乡诉递等渠道反馈的以及电话、来信、来访的群众诉求,进行分类记录、闭环式管理。对于政策咨询类案件,一次性告知求助者所有救助政策,确保群众能够理解透彻;对于投诉举报类案件,联合镇(街)街开展实地调查,并把调查处理结果反馈至诉求人;对于申请救助类案件,详细调查了解诉求人家庭状况,符合救助条件的协助办理相应的救助,不符合条件的耐心做好政策解释以及思想稳定工作,最大程度的争取群众的理解。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继续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初心,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扎实的举措,全力做好各项救助工作,为峄城区争先进位、追赶超越和峄城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民政力量。
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