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提案)
XX委员:
您提出《关于加强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区农村养老工作的关心。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增进农村老年人福祉、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区老人营造一个幸福、舒适的养老环境。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轮候、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等制度,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实施政府为全区160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10名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多种服务,让更多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护。完成适老化改造600户,有效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镇街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完善失能照护设备配置,老人房间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浴室、无障碍设施等设备,生活条件极为方便。依托各镇街敬老院打造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具体指导和监管本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目前,全区现逐步形成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三)精心组织“爱心食堂”建设。为解决农村空巢、困难、高龄等居家养老老人用餐难问题,峄城区聚焦办好民生“食”事,着力构建城乡助餐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一餐热饭”。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爱心食堂”25处,月均服务老年人2.7万人(次),得到了各级各界广泛认同和广大农村老人拥护支持。倡导邻里乡亲“一份爱心献食堂”的互助模式,引导慈善资源、志愿者队伍、乡贤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建设,将助餐服务与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激发农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自启动爱心食堂建设以来,先后争取市级财政补贴36万元、市慈善总会补助28万元,区慈善总会配捐44万元,累计接收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捐赠1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爱心食堂”运营资金充足,可持续长久良性运营,解决了村内低保、特困、孤寡和留守老年人“吃饭难”“做饭愁”的问题。
(四)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孤独寂寞和物质生活方面的难题的基础上,峄城区积极组织开展创新活动,以村级“爱心食堂”、农村幸福院、镇街敬老院为平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工组织等,组织开展义诊、免费理发、送戏下乡、文艺汇演、心理咨询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孝老爱老教育,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优良传统,促进家庭和谐。定期组织开展“幸福老人”“尊老孝亲模范”等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孝老社会氛围。二是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级分类探访关爱服务措施。聚焦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整合项目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完善系统性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同时扎实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物救助工作,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被褥、床单、被套等生活物资,有效保障基本生活。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服务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敬老院建设,积极广泛宣传养老机构的政策、待遇和生活条件,集中组织分散供养人员和其他有入住意愿老人到养老机构参观、体验,鼓励动员其入住养老机构。二是鼓励镇(街)、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空房,引进民间资本,支持发展以托养服务、家庭病床、合伙居家养老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向农村居民家庭延伸,推动养老社会化、照护专业化、服务便民化。三是优化敬老院布局,加快敬老院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建设,集中收纳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老年人。深化“公建民营”改革,与品牌养老服务组织洽谈协商,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运营辖区敬老院,实现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切实增强老人安全感、获得感。
(三)引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一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人员激励保障政策,落实养老人才薪酬待遇,按照要求配备机构养老护理员,开发养老护理员公益性岗位,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定向定岗锻炼机制,让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二是加强养老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面向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老年人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敬老孝老志愿服务队,落实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倡导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小学学生等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
峄城区民政局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