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33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以“双十镇”建设为引领 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委员:
您提出的《以“双十镇”建设为引领 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2020峄城区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峄城区的农业农村会议上,在土地流转、现代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考核任务数,列支570万元用于对完成任务的镇街进行奖励。二是加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续建现代高效农业项目3个,新建项目1个,新签约项目1个,其中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总投资20亿,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600亩,共建设玻璃温室23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18万平方米,新型装配式日光温室5万平方米),其单体连栋智能玻璃温室规模世界领先。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投资37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8万亩。累计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13175亩,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00万元,共补贴机具700余台,受益户数500余户。四是规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量化资产总额49188.28万元、量化资源面积652900亩、确认成员348699人,成立35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系统”和“全省农村集体产权指导改革管理系统”。2020年11月24日峄城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成为省交易中心成立后全省第一家挂牌的县级服务中心。完成石榴种植保险费用收缴3200亩,保费较2019年增加一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扶持,已完成8605万涉农贷款的发放。五是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阴平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新获得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个(亚太石榴酒);新获第一批枣庄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峄城石榴”、“峄县大枣”)、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个(枣庄古运面业有限公司峄城庄园绿色富硒小麦粉挂面、枣庄峄州石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山力叶牌石榴茶系列产品、枣庄东旭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茹芝益康平菇);获得省级特色农产品林特产品优势区认定(石榴优势区);获得市级产业强镇2个(阴平镇、榴园镇)、“新六产”示范镇1个(榴园镇)、示范主体9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1家(枣庄东旭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峄城区八里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第二次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监测合格认定;“峄城石榴”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为峄城区石榴品牌培育和宣传夯实了基础。累计申报“三品一标”认证91个。
(二)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已完成旱厕整改7000余户,建立改厕服务站24个,建成6个二次发酵池,粪渣粪液无害化项目一个,服务队32个;组织镇街对完成建设的公厕101座完成率100%,拨付补助资金430万。170个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全区的5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以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引领,围绕东西2条精美路线和5个优美片区加强连片创建,打造“2+5”连片治理模式。片区确定统一主题,每个村庄注重地方特色和亮点,做到“大统一、小别致”,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让每个片区都能成为峄城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全区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市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6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古邵镇程庄村成功申报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枣庄市“十佳美丽乡村”。三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区已上报国家卫生乡镇1家,省级卫生乡镇2家已进入省级暗访评估,省级卫生村106个被省爱卫会命名表彰。四是“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1公里,全部完成;36个村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全面完成。五是深入开展“美在我家”主题活动。2020年美丽庭院创建认真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帮包制度和评选制度,确保创建质量。各级妇联通过召开创建工作质量提升提质会议、示范户评选表彰、入户督导检查、互观互评、“回头看”等形式切实实现工作标准的再提升。全区共创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998户,创建率达到10.52%。六是推进“绿满城乡·美丽枣庄”国土绿化行动。造林面积5160亩,新建提升绿色生态廊道25公里,森林抚育0.2万亩,育苗面积0.08万亩。七是推动地方开展村庄水体清理。完成沟渠663条、坑塘425座的整治。贾庄节制闸等5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三)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一是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完成调整村党组织书记8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名镇街事业编制人员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于9月16日到村开展工作;将8名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督促镇街发放增量奖、保持奖57.4万元;全区33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轮训一遍,组织部分优秀村书记,赴苏州市永联干部学院举办高端培训班。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前完成全区40个“破五”任务、70个“进十”任务,超额完成“进十”任务58个;全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达到130个,成立合作社134个,完成率203.1%,为3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落实“强村贷”310万元;使用中央财政拨付资金900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60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已按照不低于8%的收益完成分红;全区设立镇级引导资金470万元;为有效巩固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成果,同时积极探索公共资源共享升级,共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473亩,招引项目27个,规范发包荒山、机动地3.5万亩,发展特色种养加项目21个,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318万元。三是大力实施活动阵地“六有”标准建设。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3个,修缮58个,拨付党费补助资金107.6万元和各级补助资金262.3万元;按照“六有”标准,对村级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功能划分、“三务”公开栏等进行了规范。全区所有村居已落实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任务;结合全区房地一体登记工作,进一步压实镇街监管责任,推进村级活动场所确权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四是统筹推进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由政府办政务服务室和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同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已达到80%以上。村(社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和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建档率达到100%;招募爱心妈妈55名,初步建成留守儿童活动站1所;区级拨付各级经费2663万元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二、2021年峄城区农业农村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以双十镇创建为抓手,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一)坚持培基固本,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按照区委提出的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提速的要求,3月8日召开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制定并印发了《中共峄城区委 峄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峄发〔2021〕1号),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工作的四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我们按下快进键,打好主动仗,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上实现了“五个一”的良好开局。一是成功实现鲁担惠农贷一个亿的新增任务,提前七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二是成功拿下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抵押贷款第一单,其中农机抵押贷款为全省第一单。三是今年成功创建全市唯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镇。四是成功争取石榴产业融合示范园政府专项债项目资金2.1亿元,农业类投资额全市第一,专项债项目一期资金已到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五是与光大集团开展马铃薯种植合作项目,走出订单农业第一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在古邵镇开展3万亩马铃薯合作试点。
(二)坚持生态富民,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189个村建设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全区的58%;2021年编制了《峄城区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2021-2023),计划投资2800万元,新建农村污水治理村庄133个、巩固提升村庄112个,已申报中央专项资金库,等待批复;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示范镇、特色镇政策扶持,对阴平镇、榴园镇各分配农村旱厕后续管护资金20万元,阴平镇4628户、榴园镇3300户计划实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行动。三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争取上级资金1979万元,制定了农村清洁取暖试点实施方案。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区五个镇开展了房屋排查工作,共排查农村房屋77706户,完成率86.34%。四是深入开展“美在我家”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7153户,创建率达到农村常住人口的18.82%,村居覆盖率达到100%。五是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制定我区《关于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的意见》和《峄城区2021年度“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方案》,按5个规划片区落实了工作任务,十大重点工程有序开展。
(三)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一是持续健全领导工作机制,为镇街选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7人,提拔重用镇街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19人;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围绕乡村振兴,在榴乡峄城公众号、峄览APP互联网凭条推出各类稿件600余篇次,点击量约40万人次,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32个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进行换届前集中整顿,举办换届培训班10余期,开展5轮分析研判,已完成331个村(社区)党支部换届。三是持续推动和改进乡村治理水平,共创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开展普法宣传15次;借助“智慧”安全平台,排查各类问题863条,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风险隐患,完成两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上报处置率达到100%。四是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开展公共资源共享“深化版”,结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破十跃百”计划,持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循环路径,正在拟定公共资源共享“回头看”方案,待村“两委”换届结束即行组织实施。
三、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我区“1371”总体思路,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的战略部署,以“双十镇”创建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提质量,做到五个“聚焦聚力”,实现五个“千方百计”,努力在高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一)聚焦聚力高质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突出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以申报石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建设石榴综合批发市场和国家石榴地理标志项目为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培育壮大石榴、设施蔬菜等优势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重点在华沃智慧、榴兴农业、野化甲鱼和渔光互补项目上做文章,新增省市级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2家,新建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20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个以上。大力实施“一镇一业”战略,着眼于提升高效农业和规上企业占比,借鉴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他山之石,以创建全国统防统治示范县和省级“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为保障,大力打造以黑鸡枞为代表的食用菌、以藏红花、金丝皇菊为代表的中药材、以草莓、石泉粉皮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种养加产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品牌、做深产业融合。
(二)聚焦聚力文明实践,千方百计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文明实践典型培育工程,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重点解决农村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文明养成、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现场会,培育一批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案例。加大文化人才培训,举办主题文化研讨会,编排创作一批优秀文化作品,用文化视角讲好“小城故事”。充分发挥公众的群众体育主体作用,拓展公众参与群众体育路径。
(三)聚焦聚力人才招引,千方百计优化乡村创新创业平台
依托省市科研平台,重点培育创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促进发挥引才育才作用。依托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引导乡村柔性引进人才。加强人才供需对接服务,叠加落实就业、人才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峄就业;开展人才政策高校宣传活动,适时通过“网上高校直通车”等线上招聘模式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搭建乡村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宣传就业创业、人才政策,优化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四)聚焦聚力乡村建设行动,千方百计扮美扮靓农村人居环境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全覆盖行动和美丽精品片区提升行动等三大行动,集中精力重点打造大理峪片区和古运梦河片区,尽快引进投资建设独具石榴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加强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加大管网覆盖,保障管网通畅,增加生活污水收集量,进一步提升村庄面貌,杜绝非正规垃圾存放点。稳步推进农村旱厕改造后续管护提升工作,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约9万户的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9公里,路面状况改善89公里;推进农村公路示范工程,集中成片打造“美丽农村路”示范样板路。
(五)聚焦聚力基层党建,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
围绕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通过“逐镇过堂、逐村分析、逐人过筛”,建立预判人选、“一肩挑”、重点村管理三本台账,努力做到村庄情况明、党员队伍明、后备力量明、风险隐患明;围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持续开展公共资源共享“深化版”,理清“四本账”,提高资源利用率,借助农村“三资”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结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破十跃百”计划,持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循环路径。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