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08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双十镇”建设做强做大镇域经济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2-09-20

赵新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双十镇建设做强做大镇域经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峄城区坚持把双十镇建设作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的重要战场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聚焦目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阴平镇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榴园镇入选市乡村振兴特色镇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定位镇域功能。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我区5个镇立足产业特色、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在制定镇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谋划、统筹推进。阴平镇率先制定出台《阴平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阴平镇乡村振兴示范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阴平镇大抓工业、抓大产业产业布局规划》等文件,实行“165”工作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阴平样板。榴园镇立足文化旅游型特色镇,先后编制完成《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峄城区石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2-2026年)》等4个规划,并将大理峪区域文旅融合项目、水木石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进行布点,为镇域经济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二、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在推进双十镇建设中,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培育壮大镇域主导产业,夯实财源建设根基。一是聚焦项目推进持续发力。围绕全生命周期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探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的新方法,努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阴平镇2021共有7个项目纳入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12亿元;2022共纳入9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22亿元;截至3月底,阴平镇财政收入完成1972.7万元,同比增长10.83%二是聚焦产业集聚持续发力。围绕提升产业集群集约水平,瞄准全区六大特色产业,引导各镇重点筛选培植1-2个主导产业。阴平镇培育形成了“2+2”(即新材料、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和新医药、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板块。2021年,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2.67亿元,增长43.07%;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增长122.65%。博瑞医药、爱德士鞋业等重点项目已建成并投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精准突破。榴园镇围绕做大做强石榴产业,重点推进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目前年产3.5万吨的生产线已正式生产,王老吉石榴汁已上市。三是聚焦企业提质持续发力。扶持各镇做好企业小升规培育,培育微粮、云霄、喜迎人家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纳统升规;引导规上企业加强创新研发投入,大力推动亚太石榴酒、美果来等企业技改提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裂变膨胀。

三、坚持完善功能,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坚持把镇域作为小城市进行经营,按照小城市的标准完善配套、优化环境、提升功能,真正将镇驻地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指导阴平学府花园、榴园榴城文苑等小区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镇驻地承载能力。持续完善功能配套,阴平镇累计投资7400余万元,建设了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是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深入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榴园镇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栽植侧柏、黄栌15万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跃进河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获评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为重点路径,大力推进三年强村计划,打好破十攀百攻坚战,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其中,阴平镇16个村集体经济破五十4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破百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不断在社会治理、资源共享、权限下放等方面激活力、添动力。一是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去年榴乡诉递精治版的基础上,坚持接诉即办,努力做到精准研判、精确派单、精细服务,今年重点打造榴乡诉递智治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群众诉求28805件,满意率99%二是持续深化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注重公共资源利用与边角经济、土地托管、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有效结合,构建公共资源共享收、管、用、保长效机制,为推进各镇公共资源共享常态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持续深化扩权强镇。按照能纳则纳原则,梳理出《双十镇通办窗口受理的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清单》,共计135项,其中跨省通办”17项,全省通办”118项。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阴平镇承接区赋权事项33项。

五、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双十镇建设。按照市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要求,各镇()坚持以实现疫情防控稳定指数和经济发展增长指数”“两不误、双胜利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防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阴平镇累计走访企业120余次,入企开展核酸检测服务150余家次,提供企业生产原材料货运接驳服务150余辆次;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企业,扎实开展惠企服务活动,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阴平镇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1-3月工业总产值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2.12%。榴园镇通过云洽谈方式破解线下招商难题,智能无人飞行器生产制造等4个项目已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全镇7个重点项目,其中6个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94亿元;1-3月工业总产值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26%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争先进位、追赶超越的目标,重点抓、抓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四大提升工程,力争各镇在全市双十镇建设中实现争先进位,位次前移。一是聚焦特色优势,实施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做强主导产业,扶持阴平镇培壮育强新材料、服装饰品两大主导产业,力争年内形成36亿级新材料和10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做优特色产业,认真落实市委石榴产业六大发展思路,重点推进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积极招引石榴精深加工、贮运关联项目入园,继续扶持亚太石榴酒、峄州石榴茶等提质增效,推进形成石榴产业集群。二是聚焦品牌打造,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推进农文旅融合,深入挖掘山水人文资源,与山东国金水发合作,打造大理峪石榴融创园,加快推进水木石田园综合体、水起云墅·龙塘邑等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圈,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深挖文化内涵,开发石榴+”“山东鲁笔系列产品,将传统文化与书画展、研学游等深度融合,发展创意文旅新业态,为镇域注入新活力。打造山水情·新阴平文旅品牌,完善峄县古枣园景区旅游配套,筹建文峰精神红色主题公园。三是聚焦功能完善,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快补齐农村道路、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S318郯薛线、前薛线大修工程;启动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更新提升工程,打造智慧校园示范学区;积极推动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聚焦生态优化,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山水林田大会战为抓手,积极构建政策性扶持、市场化运作、开发式治理修山模式,完成山体修复治理任务。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08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双十镇”建设做强做大镇域经济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9-20    来源:

赵新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双十镇建设做强做大镇域经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峄城区坚持把双十镇建设作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的重要战场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聚焦目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阴平镇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榴园镇入选市乡村振兴特色镇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定位镇域功能。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我区5个镇立足产业特色、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在制定镇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谋划、统筹推进。阴平镇率先制定出台《阴平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阴平镇乡村振兴示范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阴平镇大抓工业、抓大产业产业布局规划》等文件,实行“165”工作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阴平样板。榴园镇立足文化旅游型特色镇,先后编制完成《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峄城区石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2-2026年)》等4个规划,并将大理峪区域文旅融合项目、水木石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进行布点,为镇域经济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二、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在推进双十镇建设中,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培育壮大镇域主导产业,夯实财源建设根基。一是聚焦项目推进持续发力。围绕全生命周期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探索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的新方法,努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阴平镇2021共有7个项目纳入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12亿元;2022共纳入9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22亿元;截至3月底,阴平镇财政收入完成1972.7万元,同比增长10.83%二是聚焦产业集聚持续发力。围绕提升产业集群集约水平,瞄准全区六大特色产业,引导各镇重点筛选培植1-2个主导产业。阴平镇培育形成了“2+2”(即新材料、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和新医药、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板块。2021年,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2.67亿元,增长43.07%;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增长122.65%。博瑞医药、爱德士鞋业等重点项目已建成并投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精准突破。榴园镇围绕做大做强石榴产业,重点推进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目前年产3.5万吨的生产线已正式生产,王老吉石榴汁已上市。三是聚焦企业提质持续发力。扶持各镇做好企业小升规培育,培育微粮、云霄、喜迎人家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纳统升规;引导规上企业加强创新研发投入,大力推动亚太石榴酒、美果来等企业技改提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裂变膨胀。

三、坚持完善功能,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坚持把镇域作为小城市进行经营,按照小城市的标准完善配套、优化环境、提升功能,真正将镇驻地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指导阴平学府花园、榴园榴城文苑等小区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镇驻地承载能力。持续完善功能配套,阴平镇累计投资7400余万元,建设了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是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深入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榴园镇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栽植侧柏、黄栌15万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跃进河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获评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为重点路径,大力推进三年强村计划,打好破十攀百攻坚战,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其中,阴平镇16个村集体经济破五十4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破百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不断在社会治理、资源共享、权限下放等方面激活力、添动力。一是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去年榴乡诉递精治版的基础上,坚持接诉即办,努力做到精准研判、精确派单、精细服务,今年重点打造榴乡诉递智治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群众诉求28805件,满意率99%二是持续深化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注重公共资源利用与边角经济、土地托管、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有效结合,构建公共资源共享收、管、用、保长效机制,为推进各镇公共资源共享常态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持续深化扩权强镇。按照能纳则纳原则,梳理出《双十镇通办窗口受理的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清单》,共计135项,其中跨省通办”17项,全省通办”118项。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阴平镇承接区赋权事项33项。

五、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双十镇建设。按照市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要求,各镇()坚持以实现疫情防控稳定指数和经济发展增长指数”“两不误、双胜利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防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阴平镇累计走访企业120余次,入企开展核酸检测服务150余家次,提供企业生产原材料货运接驳服务150余辆次;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企业,扎实开展惠企服务活动,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阴平镇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3亿元;1-3月工业总产值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2.12%。榴园镇通过云洽谈方式破解线下招商难题,智能无人飞行器生产制造等4个项目已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全镇7个重点项目,其中6个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94亿元;1-3月工业总产值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26%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争先进位、追赶超越的目标,重点抓、抓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四大提升工程,力争各镇在全市双十镇建设中实现争先进位,位次前移。一是聚焦特色优势,实施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做强主导产业,扶持阴平镇培壮育强新材料、服装饰品两大主导产业,力争年内形成36亿级新材料和10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做优特色产业,认真落实市委石榴产业六大发展思路,重点推进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积极招引石榴精深加工、贮运关联项目入园,继续扶持亚太石榴酒、峄州石榴茶等提质增效,推进形成石榴产业集群。二是聚焦品牌打造,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推进农文旅融合,深入挖掘山水人文资源,与山东国金水发合作,打造大理峪石榴融创园,加快推进水木石田园综合体、水起云墅·龙塘邑等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圈,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深挖文化内涵,开发石榴+”“山东鲁笔系列产品,将传统文化与书画展、研学游等深度融合,发展创意文旅新业态,为镇域注入新活力。打造山水情·新阴平文旅品牌,完善峄县古枣园景区旅游配套,筹建文峰精神红色主题公园。三是聚焦功能完善,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快补齐农村道路、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S318郯薛线、前薛线大修工程;启动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更新提升工程,打造智慧校园示范学区;积极推动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聚焦生态优化,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山水林田大会战为抓手,积极构建政策性扶持、市场化运作、开发式治理修山模式,完成山体修复治理任务。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