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10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2-09-20

刘进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村居(社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全区33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1年为全区33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图书共计3万余册。承办了枣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群艺节等启动仪式,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引导优秀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各镇(街)文化站排出行政村(居)演出时间表,区文化馆选派有演出实力的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演出,并全程跟踪督导,保证演出质量效果。2021年,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多元投资。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民所需,开展公共文化工作村村到大调研活动。发动镇街力量,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村村到大走访实地调研活动,全面排查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效能发挥情况,通过全面、真实、准确填写《峄城区村(居)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效能发挥情况调研表》、《峄城区戏曲进乡村调查问卷》,找准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即知即改。

(三)夯实基础,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阵地。一是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更新配置图书及相关物品。争取财政资金新建一批乡村书房,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种类。二是明确专人管理,争取利用今年公益性岗位配置机遇,明确文化专员,发挥组织管理等作用,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功能齐全有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的作用,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四是做好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免费开放工作,确保开放时间。

(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一是运用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定制度、立规矩,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营造勤俭节约、文明简朴的乡村新风尚。二是依托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送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带动乡风民风转变。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10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9-20    来源:

刘进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村居(社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峄城区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全区33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1年为全区33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图书共计3万余册。承办了枣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群艺节等启动仪式,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引导优秀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各镇(街)文化站排出行政村(居)演出时间表,区文化馆选派有演出实力的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演出,并全程跟踪督导,保证演出质量效果。2021年,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次。

二、下步打算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多元投资。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贤达和民间资本组建民间演出团体,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二)民所需,开展公共文化工作村村到大调研活动。发动镇街力量,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村村到大走访实地调研活动,全面排查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效能发挥情况,通过全面、真实、准确填写《峄城区村(居)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效能发挥情况调研表》、《峄城区戏曲进乡村调查问卷》,找准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即知即改。

(三)夯实基础,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阵地。一是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更新配置图书及相关物品。争取财政资金新建一批乡村书房,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种类。二是明确专人管理,争取利用今年公益性岗位配置机遇,明确文化专员,发挥组织管理等作用,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功能齐全有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的作用,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四是做好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免费开放工作,确保开放时间。

(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一是运用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定制度、立规矩,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营造勤俭节约、文明简朴的乡村新风尚。二是依托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适时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送戏曲(电影)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带动乡风民风转变。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