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16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县(区)级精神卫生基础性建设的建议)
秦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县(区)级精神卫生基础性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精神卫生工作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峄城区自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心理服务。按照试点工作任务目标,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担当作为、勇于创新,整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的政策文件。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纳入平安峄城考核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多部门联合督导调度工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重精患者管理,落实兜底保障工作。由于重性精神疾病病程迁延和易复发特点,精神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解决贫困精神病人医疗保障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报销、民政救助、财政兜底”的救治经费保障机制。所有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全区在册重性精神障碍系统的患者2031人,全区在管患者2029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率为5.07‰,失访患者0人,非在管患者2人,既往危险性评估三级以上患者为47人,目前无危险性评估三级以上患者以及无病情不稳定患者。2021年共落实救治4512人次,兜底保障资金244.8万元。签订有奖监护302人(其中精防保101人),落实奖补资金313800元,充分发挥有奖监护的引领作用。
三、坚持“四位一体”,提升康复效果。峄城区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地理位置较近,没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不等不靠,主动协调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现场指导,依托精神卫生医联体和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团队的技术优势,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镇(街)、深入病人家中,将治疗技术、康复技术、管理技术,送到基层、送到病人家中,峄城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市上游水平。提高了全社会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预防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