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17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极端环境下处置能力培养的建议)
张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极端环境下处置能力培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坚持用好“1530”宣教手段,从消防、地震、火灾等多方面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遇到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今年以来,以“5·12防震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进行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活动,锻炼了学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自救逃生意识。各中小学、幼儿园坚持每月一次应急演练,校园应急演练工作已形成常态化。认真落实幼儿园每3月一次,中小学每月一次的,“以练为战 防患未然”的各级各类应急演练应急疏散演练,严格规范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在灾难来临时,能及时疏散,及时撤离,最大限度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应对“无缝隙”。成立以镇(街)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极端天气风险隐患防范部署会,分析研判辖区整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应急预案,细化责任分工,严阵以待,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发展变化情况,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上报信息,一旦发现突发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三是强化风险化解,确保安全整治“零盲点”。认真检查除雪车、融雪剂、救援绳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保障物资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应急物资拉得出、用得上;划片分区安排专人提前排查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限时整改书,随后复查整改落实措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安全宣传“多角度”。加强防范宣传,指导辖区企业利用宣传栏、竖起小黑板,发布温馨提示告知书或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利用微信群、电子屏向社区居民播放降温防御指南,提醒居民注意家庭水、电、气等管道的防冻、用火用电安全,做好自身防寒保暖与出行安全;利用巡逻车、发动环卫工人和爱心群众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信息传播,及时提供线索做好极端天气流浪乞讨人救助帮扶工作。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提案中的建议,加强极端环境下应急处置能力培养,为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