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2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力度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2-09-20

程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峄城区蔬菜种植面积在17.11万亩(复种),总产量61.27万吨,其中设施种植面积在10.36万亩,露地蔬菜6.75万亩。目前,全区蔬菜种植初步形成了三带一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西南部绿色高效蔬菜产业带。主要包括古邵镇和阴平镇,突出发展马铃薯+菜豆+辣椒的三种三收模式,打造高产高效核心示范板块。南部沿运优质莲藕种植带。古邵镇,突出发展以莲藕为重点的水生蔬菜生产,建设特色莲藕基地。东部特色高效蔬菜产业带。主要包括吴林、峨山、底阁镇,重点发展大白菜、娃娃菜、西瓜、食用菌、生姜、草莓等特色高效蔬菜产业。中部优质设施蔬菜种植区。主要包括坛山、榴园和吴林部分区域,以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芹菜、甘蓝等鲜食产品为主。

一、峄城区在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采取的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2020年我区实施了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对于2020年新建的温室大棚和大拱棚,面积达到一定标准的均能享受到数量不等奖补资金。同时,对于从事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型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资金难题,均可申请省农担提供担保的鲁担惠农贷。评审通过后,由合作银行发放贷款,贷款额度10万至300万不等,根据不同银行,贷款年利率1.85-4.5%2021年全区发放惠农贷款2亿元左右。

()完善政策扶持。我区的日光温室大棚分为老式大棚和新式大棚,其中老式大棚大部分建于20年前,占60%左右,主要以土墙为主,建设标准低、采光效果差、抵抗灾害能力不强,大部分需要更新换代。为了进一步减少种植户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区在玉米、小麦、马铃薯、石榴等作物上开展了政策性保险,2020年我区马铃薯政策性保险达到3万余亩。下一步,我区将根据农户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同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强化技能培训。近几年来,峄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峄城区农广校依托上级部门的培训项目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加强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领办人,特别是贫困户的培训。每年组织培训高素质农民400人次左右,主要培训蔬菜种植新技术,推广蔬菜新品种,每年印发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5万余份,指导蔬菜产业生产。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科学种植蔬菜,规范合理地施用农药,强化安全生产技术,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做好销售保障。全区共有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821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406个,种植面积4.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5%;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7家,认定新六产组织30个,三品一标”83个,种植产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户种植效益,我区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工作,与家家悦、大润发、银座超市、贵诚购物中心、大迈、杨宁等市内外1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销售关系,年销售各类蔬菜2000余万斤,价值4000余万元。除此之外,我区还建立了益农信息社,积极与市商务局对接,将全区的种植大户和各镇街农技站长拉入市商务局农产品产销对接群,直接帮助种植大户解决遇到的销售方面的各种难题。

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做进一步研究认真采纳、落实。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龙头企业、种植生产大户、乡村能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区设施农业专业化经营,同时积极做好品牌战略,激励企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和商标,做好绿色、有机设施农业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引导广大菜农和新型经营主体在种植上不断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的更新和改良步伐,扩大我区设施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好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补贴力度,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配套设备,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助推我区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蔬菜产业的支持和关心,恳请今后继续关心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2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力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9-20    来源:

程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峄城区蔬菜种植面积在17.11万亩(复种),总产量61.27万吨,其中设施种植面积在10.36万亩,露地蔬菜6.75万亩。目前,全区蔬菜种植初步形成了三带一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西南部绿色高效蔬菜产业带。主要包括古邵镇和阴平镇,突出发展马铃薯+菜豆+辣椒的三种三收模式,打造高产高效核心示范板块。南部沿运优质莲藕种植带。古邵镇,突出发展以莲藕为重点的水生蔬菜生产,建设特色莲藕基地。东部特色高效蔬菜产业带。主要包括吴林、峨山、底阁镇,重点发展大白菜、娃娃菜、西瓜、食用菌、生姜、草莓等特色高效蔬菜产业。中部优质设施蔬菜种植区。主要包括坛山、榴园和吴林部分区域,以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芹菜、甘蓝等鲜食产品为主。

一、峄城区在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采取的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2020年我区实施了设施农业提升项目,对于2020年新建的温室大棚和大拱棚,面积达到一定标准的均能享受到数量不等奖补资金。同时,对于从事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型的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资金难题,均可申请省农担提供担保的鲁担惠农贷。评审通过后,由合作银行发放贷款,贷款额度10万至300万不等,根据不同银行,贷款年利率1.85-4.5%2021年全区发放惠农贷款2亿元左右。

()完善政策扶持。我区的日光温室大棚分为老式大棚和新式大棚,其中老式大棚大部分建于20年前,占60%左右,主要以土墙为主,建设标准低、采光效果差、抵抗灾害能力不强,大部分需要更新换代。为了进一步减少种植户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区在玉米、小麦、马铃薯、石榴等作物上开展了政策性保险,2020年我区马铃薯政策性保险达到3万余亩。下一步,我区将根据农户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同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强化技能培训。近几年来,峄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峄城区农广校依托上级部门的培训项目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加强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领办人,特别是贫困户的培训。每年组织培训高素质农民400人次左右,主要培训蔬菜种植新技术,推广蔬菜新品种,每年印发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5万余份,指导蔬菜产业生产。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科学种植蔬菜,规范合理地施用农药,强化安全生产技术,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做好销售保障。全区共有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821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406个,种植面积4.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5%;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7家,认定新六产组织30个,三品一标”83个,种植产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户种植效益,我区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工作,与家家悦、大润发、银座超市、贵诚购物中心、大迈、杨宁等市内外1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销售关系,年销售各类蔬菜2000余万斤,价值4000余万元。除此之外,我区还建立了益农信息社,积极与市商务局对接,将全区的种植大户和各镇街农技站长拉入市商务局农产品产销对接群,直接帮助种植大户解决遇到的销售方面的各种难题。

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做进一步研究认真采纳、落实。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龙头企业、种植生产大户、乡村能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区设施农业专业化经营,同时积极做好品牌战略,激励企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和商标,做好绿色、有机设施农业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引导广大菜农和新型经营主体在种植上不断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的更新和改良步伐,扩大我区设施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好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补贴力度,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配套设备,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助推我区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蔬菜产业的支持和关心,恳请今后继续关心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欢迎您随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