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40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保护我市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
郝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我市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能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以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一)加强政府服务保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峄城区“山东手造 匠心榴乡”六大提升工程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年—2025年)〉的若干措施》,深入挖掘我区丰厚文化资源,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发展。
(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近年来,峄城区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全区33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1年为全区33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更新配置图书共计3万余册。此外,峄城区积极组织开展地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2021年度组织编辑了《峄地拾遗——峄城非遗名录图册》;组织申报、评审并公布了第二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人,进一步壮大了地方非遗传承队伍。2022年度又积极组织本区非遗传承人参与申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各类重大节庆节点组织开展公益性的非遗展示展览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提高他们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热情。将榴园镇北孙庄村等8个村纳入2022年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培育库。目前,已将榴园镇娘娘村、阴平镇石头楼村、吴林街道曹庄村申报资料提交至省文旅厅。协助榴园镇贾泉村、阴平镇斜屋村申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峄城区积极发挥地方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采取“群众点单、基层报单、文化馆派单、政府买单”的“文化下乡”模式,切实将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2021年,开展“戏曲(电影)进乡村”4000余场次。此外,还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了送春联、传统民俗游艺展演、包汤圆、包粽子等种类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为广大群众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四)做好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峄城区本年度启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情况“村村到”大调研活动。 本次大调研成立了7支科级干部带队的“村村到”调研工作小组,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各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将各项调研摸底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排查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及效能发挥情况,并发放“戏曲进乡村”调查问卷三千余份。调研组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全面了解群众文化需求,针对发现问题边走边改、即知即改,对短时间无法解决的列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整改提升,为下一步的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峄城区将以此次大调研工作为基础,以创建“满意峄城”为目标,进一步做实、做好文化惠民工作,切实将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送到家门口,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