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42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2-09-20

何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近年来,峄城区围绕盘活公共资源做文章,突出敢抓敢管,创新开展了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从先行试点到全面推开,从打造升级版深化版特色版,建立了收、管、用、保长效机制。自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以来,峄城区将清理出的公共资源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按照算好三笔账摸清四个数治理四个面管好三类地四个步骤,聚焦四类治理重点,创新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重塑了资源姓公不姓私的社会风气,改善了城乡环境,增加了村集体收益,促进了邻里和睦,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坚持因村制宜、应用尽用,通过土地托管、集体发包、边角经济、租赁入股、入市交易、开发整理拓宽公共资源合理利用的六条路径,深入推进资源增值、农民增财、集体增收、发展增速。

(一)土地托管之路。对收回的成方连片土地,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支持经营能力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领办合作社等方式,采取双一千斤模式或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实施规模托管,对田间地头沟渠路边的零星地块,采取互换、流转等方式合理调整,实现聚零为整,统一托管。

(二)集体发包之路。对收回的荒地、林地、坑塘、沟渠等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榴园镇围绕增值、增财、增收目标,将荒山、水库等资源进行整理开发,变零为整、变废为宝,招引了总投资2亿元的云深处飞行小镇项目。飞行小镇依托其独一无二的自然地形、便捷的交通、悠久的历史旅游资源和全国领先的飞行滑翔经验,致力于打造集山地飞行、陆上马术、水上帆板漂流为一体的超级航空飞行乐园和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建立集航空、体育、旅游、农业、扶贫于一体的航空体育特色田园综合体。

(三)边角经济之路。公共资源侵占攀比,邻里间建房不留滴水道、种地不留墒沟,极易造成村民矛盾。对房前屋后清理出来的零星地块,沿路、沿沟渠不易发包的狭窄地块,要通过村集体牵头、专人管理、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分片利用、集中经营,发展林木经济、花卉经济,建设集体绿色银行,实现长效增值。

(四)租赁入股之路。对收回的宅基地及废弃厂房、闲置学校等集体建设用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采取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满足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项目配套用地需求。底阁镇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清理原第五石膏矿项目等僵尸企业,置换闲置厂房,招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山东俊壕管道项目入驻。不仅解决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也为循环经济产业园注入了新鲜血液,真正让闲置低效用地起来。

(五)入市交易之路。对收回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入市交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对符合增减挂钩规划的,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复垦,整理出土地指标统一经营。

(六)开发整理之路。对沿河易涝地块、破损山体,积极争取土地整理或山体治理项目,实现土地增值。例如,万闸村针对沿运涝洼地开展土地整理,改善提升土地地力,集中统一发包,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

二、古遗址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近年来,峄城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目前,峄城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15处,区级70处。

()逐步完善文物责任体系。一是峄城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和《枣庄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精神,始终坚持四有工作规范,(即:有保护标志、有保护范围、有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或专人看护),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逐步执行五纳入,(即: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二是严格落实文物保护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安全措施,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三是做好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看护员审核、登记和培训工作,与文物看护员签订责任书,要求其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例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情况按月上报区文物部门。四是严厉打击盗墓等破坏文物行为,区文物部门积极配合公安刑警大队打击破坏文物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文物基础工作常抓不懈。5.18博物馆日、6.9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和大型广场活动,制作宣传牌与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走上街头、走进学校和部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与文物保护等知识内容,在群众中营造保护文物光荣,损坏文物可耻,破坏文物犯罪,人人参与文物保护的氛围。

()文物保护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公布文保单位这一重要手段,对新发现的重要文物实施有效保护。我们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向上申请专项保护经费182万余元。一是2013年积极筹划对峄城区国共谈判旧址进行维修保护设计,向省级争取维修保护资金100万元。于2015年完成施工,国共谈判旧址修缮一新。室内布展了鲁南战役时期图片和实物,供群众参观和学习,较好地发挥爱国教育基地作用。二是2015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52万元,对天主教堂进行修复;三是2017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20余万元,对黄家大院进行修复;四是2018年对铁楼和方楼进行设计测绘,文物保护项目已在省立项。现进入施工设计评审阶段,等待省级评审通过后进行修复。五是2019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省保护单位基督教堂进行实地测量和规划设计,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六是2020年争取区级财政资金10万元,对瓦门楼(新四军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秉持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将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放在首位。保护文化遗产时,要修旧如旧,力图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文化遗产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场所,而不能纯粹将文化遗产空置出来。比如在文化文物遗址所在村(居),规划建设文化遗产场所,设置相关文化板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环节、工业遗产体验活动环节等;还可以将文化遗产做成文化创意产品,使文化遗产通过各种途径保护、传承下去。

三、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一)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召开全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统筹推进省级民宿集聚区及光溢彩田慢城等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冠世榴园品质提升。新增云深处飞行小镇、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峄县古枣园33A级旅游景区,胜利渠风景区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榴园镇北龙塘村、贾泉村等5处村庄获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实现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山东冠世榴园等5家文旅企业入选全市首批中小学生优秀研学基地。山东冠世榴园获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将榴园镇北孙庄村等8个村纳入2022年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培育库;推荐榴园镇贾泉村、阴平镇斜屋村申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向省文旅厅争取省级民宿集聚区创建扶持资金100万元,指导榴园镇加快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工作。

(二)推进精品旅游项目持续升级。按照《冠世榴园旅游区总体提升规划》、《峄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文旅项目专题招商,加强与国企央企、大型民企等重点文旅企业对接,寻求战略合作,推进冠世榴园景区提升。启动荀子劝学馆规划设计工作,挖掘荀子文化。加快推动石榴融创园、云深处飞行小镇、水木石田园综合体、龙塘邑等精品项目建设。其中,大理峪石榴融创园项目中的中国梦石榴标准园、榴花向阳开蔬菜音乐花海等四个子项目正加速推进。五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园吸引游客乡村游的新闻。飞行小镇牧云小筑二号楼民宿、水木石田园综合体22套民宿正在建设,水起云墅龙塘邑项目准备近期拆迁北龙塘部分区域。

(三)打响冠世榴园形象品牌。在央视投放了冠世榴园生态枣庄光溢彩田慢城形象宣传广告。拍摄了峄城区文旅局局长带你畅游光溢彩田慢城宣传视频。统筹全区旅游资源,推出光溢彩田慢城”4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春生夏长万物并秀两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


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42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9-20    来源:

何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近年来,峄城区围绕盘活公共资源做文章,突出敢抓敢管,创新开展了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从先行试点到全面推开,从打造升级版深化版特色版,建立了收、管、用、保长效机制。自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以来,峄城区将清理出的公共资源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按照算好三笔账摸清四个数治理四个面管好三类地四个步骤,聚焦四类治理重点,创新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重塑了资源姓公不姓私的社会风气,改善了城乡环境,增加了村集体收益,促进了邻里和睦,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坚持因村制宜、应用尽用,通过土地托管、集体发包、边角经济、租赁入股、入市交易、开发整理拓宽公共资源合理利用的六条路径,深入推进资源增值、农民增财、集体增收、发展增速。

(一)土地托管之路。对收回的成方连片土地,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支持经营能力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领办合作社等方式,采取双一千斤模式或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实施规模托管,对田间地头沟渠路边的零星地块,采取互换、流转等方式合理调整,实现聚零为整,统一托管。

(二)集体发包之路。对收回的荒地、林地、坑塘、沟渠等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榴园镇围绕增值、增财、增收目标,将荒山、水库等资源进行整理开发,变零为整、变废为宝,招引了总投资2亿元的云深处飞行小镇项目。飞行小镇依托其独一无二的自然地形、便捷的交通、悠久的历史旅游资源和全国领先的飞行滑翔经验,致力于打造集山地飞行、陆上马术、水上帆板漂流为一体的超级航空飞行乐园和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建立集航空、体育、旅游、农业、扶贫于一体的航空体育特色田园综合体。

(三)边角经济之路。公共资源侵占攀比,邻里间建房不留滴水道、种地不留墒沟,极易造成村民矛盾。对房前屋后清理出来的零星地块,沿路、沿沟渠不易发包的狭窄地块,要通过村集体牵头、专人管理、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分片利用、集中经营,发展林木经济、花卉经济,建设集体绿色银行,实现长效增值。

(四)租赁入股之路。对收回的宅基地及废弃厂房、闲置学校等集体建设用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采取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满足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项目配套用地需求。底阁镇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清理原第五石膏矿项目等僵尸企业,置换闲置厂房,招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山东俊壕管道项目入驻。不仅解决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也为循环经济产业园注入了新鲜血液,真正让闲置低效用地起来。

(五)入市交易之路。对收回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入市交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对符合增减挂钩规划的,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复垦,整理出土地指标统一经营。

(六)开发整理之路。对沿河易涝地块、破损山体,积极争取土地整理或山体治理项目,实现土地增值。例如,万闸村针对沿运涝洼地开展土地整理,改善提升土地地力,集中统一发包,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

二、古遗址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近年来,峄城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目前,峄城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15处,区级70处。

()逐步完善文物责任体系。一是峄城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和《枣庄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精神,始终坚持四有工作规范,(即:有保护标志、有保护范围、有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或专人看护),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逐步执行五纳入,(即: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二是严格落实文物保护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安全措施,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三是做好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看护员审核、登记和培训工作,与文物看护员签订责任书,要求其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例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情况按月上报区文物部门。四是严厉打击盗墓等破坏文物行为,区文物部门积极配合公安刑警大队打击破坏文物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文物基础工作常抓不懈。5.18博物馆日、6.9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和大型广场活动,制作宣传牌与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走上街头、走进学校和部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与文物保护等知识内容,在群众中营造保护文物光荣,损坏文物可耻,破坏文物犯罪,人人参与文物保护的氛围。

()文物保护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公布文保单位这一重要手段,对新发现的重要文物实施有效保护。我们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向上申请专项保护经费182万余元。一是2013年积极筹划对峄城区国共谈判旧址进行维修保护设计,向省级争取维修保护资金100万元。于2015年完成施工,国共谈判旧址修缮一新。室内布展了鲁南战役时期图片和实物,供群众参观和学习,较好地发挥爱国教育基地作用。二是2015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52万元,对天主教堂进行修复;三是2017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20余万元,对黄家大院进行修复;四是2018年对铁楼和方楼进行设计测绘,文物保护项目已在省立项。现进入施工设计评审阶段,等待省级评审通过后进行修复。五是2019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省保护单位基督教堂进行实地测量和规划设计,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六是2020年争取区级财政资金10万元,对瓦门楼(新四军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秉持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将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放在首位。保护文化遗产时,要修旧如旧,力图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文化遗产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场所,而不能纯粹将文化遗产空置出来。比如在文化文物遗址所在村(居),规划建设文化遗产场所,设置相关文化板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环节、工业遗产体验活动环节等;还可以将文化遗产做成文化创意产品,使文化遗产通过各种途径保护、传承下去。

三、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一)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召开全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统筹推进省级民宿集聚区及光溢彩田慢城等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冠世榴园品质提升。新增云深处飞行小镇、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峄县古枣园33A级旅游景区,胜利渠风景区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榴园镇北龙塘村、贾泉村等5处村庄获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实现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山东冠世榴园等5家文旅企业入选全市首批中小学生优秀研学基地。山东冠世榴园获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将榴园镇北孙庄村等8个村纳入2022年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培育库;推荐榴园镇贾泉村、阴平镇斜屋村申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向省文旅厅争取省级民宿集聚区创建扶持资金100万元,指导榴园镇加快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工作。

(二)推进精品旅游项目持续升级。按照《冠世榴园旅游区总体提升规划》、《峄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文旅项目专题招商,加强与国企央企、大型民企等重点文旅企业对接,寻求战略合作,推进冠世榴园景区提升。启动荀子劝学馆规划设计工作,挖掘荀子文化。加快推动石榴融创园、云深处飞行小镇、水木石田园综合体、龙塘邑等精品项目建设。其中,大理峪石榴融创园项目中的中国梦石榴标准园、榴花向阳开蔬菜音乐花海等四个子项目正加速推进。五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石榴产业融合创新园吸引游客乡村游的新闻。飞行小镇牧云小筑二号楼民宿、水木石田园综合体22套民宿正在建设,水起云墅龙塘邑项目准备近期拆迁北龙塘部分区域。

(三)打响冠世榴园形象品牌。在央视投放了冠世榴园生态枣庄光溢彩田慢城形象宣传广告。拍摄了峄城区文旅局局长带你畅游光溢彩田慢城宣传视频。统筹全区旅游资源,推出光溢彩田慢城”4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春生夏长万物并秀两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