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政府网站欢迎您! 简体繁体无障碍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首页>详细资料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09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峄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室 时间: 2023-10-14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收悉,感谢对我区文化工作的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文化文艺工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我区坚持以群众需求导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加强对峄城区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良好形象。1.组织开展第三届峄城区“青檀文艺奖”评选工作。进一步繁荣全区文艺创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组织开展第三届峄城区“青檀文艺奖”评选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次参评共涉及戏剧、美术、舞蹈等11个艺术门类,设置优秀作品奖、特别奖。目前,活动正在评审阶段。

2.统筹推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阐发。筹备召开“文化峄城”建设座谈会,通过传达各级有关文化工作指示精神、相关单位交流汇报等会议内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言献策。设置专题,策划推出“老峄县故事开讲啦”栏目,“活”化老峄县文化。贯彻落实好《枣庄市“文艺创作攀登计划”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历史题材、红色题材、新时代现实题材三大主题,抓好《石榴诗词散文》《星光》《枣庄红色故事100篇》《风雪路上》等文艺作品创作,统筹推进石榴文化、老峄县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方面研究阐发

(二)立足“手造”产业实际,激活城市文化经济。

1.做好山东手造·匠心榴乡”品牌培育。持续在非遗传承保护上下功夫,阴平毛笔非遗工坊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组织枣庄市晓光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参加青岛数字产品展览交易大会,推荐峄朵云app服务软件项目,为企业项目争取展示交易平台。组织我区重点“手造”企业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相关单位参加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赋能山东手造”行动枣庄站专题活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等省、市重点活动。《植根老峄县文化底蕴  润泽新时代学校教育》《峄城欢乐汇:让文化“惠民”更“悦民”》“两创”工作案例入选了省委宣传部编写出版《文化“两创”看山东——山东文化“两创”实践案例》图书。认定省级手造“非遗工坊”1家,市级手造“非遗工坊”7家,区级手造“非遗工坊”12家。挂牌成立了榴园人家土特产店、福满园土特产店、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等11家手造销售专区,进一步推进“山东手造”“五进”工作。2.组织做好“黄河大集”系列文化活动。制发《关于印发<“黄河大集·福临峄城”春节季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化馆里过大年——峄城欢乐汇·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黄河大集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送春联、赏民俗、黄河大集·非遗年货节、民俗游艺展示、清明节青檀庙会、五一青檀庙会又回来啦等系列“黄河大集”活动20余场次。注重线上宣传,推出《人间烟火气 醉美赶大集》《年集上 味更浓》等爆款短视频,以线上线下赶大集的形式助推产业发展。

(三)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打造城市宜居空间。

1、加强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精神,加快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根据《关于推荐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的通知》要求,推荐申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榴园镇朱村成功入选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组织做好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冠世榴园大理峪石榴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园、水起·龙塘邑两个项目已列入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省级重点项目。

2.积极争创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召开了峄城区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积极争创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以此助力加快城市文化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全面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城市宜居空间。

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丰富城市文化形式,充实城市文化内容,拓展城市文化领域,持续推进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3927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09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0-14    来源: 政务公开室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收悉,感谢对我区文化工作的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文化文艺工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我区坚持以群众需求导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加强对峄城区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良好形象。1.组织开展第三届峄城区“青檀文艺奖”评选工作。进一步繁荣全区文艺创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组织开展第三届峄城区“青檀文艺奖”评选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次参评共涉及戏剧、美术、舞蹈等11个艺术门类,设置优秀作品奖、特别奖。目前,活动正在评审阶段。

2.统筹推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阐发。筹备召开“文化峄城”建设座谈会,通过传达各级有关文化工作指示精神、相关单位交流汇报等会议内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言献策。设置专题,策划推出“老峄县故事开讲啦”栏目,“活”化老峄县文化。贯彻落实好《枣庄市“文艺创作攀登计划”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历史题材、红色题材、新时代现实题材三大主题,抓好《石榴诗词散文》《星光》《枣庄红色故事100篇》《风雪路上》等文艺作品创作,统筹推进石榴文化、老峄县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方面研究阐发

(二)立足“手造”产业实际,激活城市文化经济。

1.做好山东手造·匠心榴乡”品牌培育。持续在非遗传承保护上下功夫,阴平毛笔非遗工坊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组织枣庄市晓光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参加青岛数字产品展览交易大会,推荐峄朵云app服务软件项目,为企业项目争取展示交易平台。组织我区重点“手造”企业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相关单位参加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赋能山东手造”行动枣庄站专题活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等省、市重点活动。《植根老峄县文化底蕴  润泽新时代学校教育》《峄城欢乐汇:让文化“惠民”更“悦民”》“两创”工作案例入选了省委宣传部编写出版《文化“两创”看山东——山东文化“两创”实践案例》图书。认定省级手造“非遗工坊”1家,市级手造“非遗工坊”7家,区级手造“非遗工坊”12家。挂牌成立了榴园人家土特产店、福满园土特产店、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等11家手造销售专区,进一步推进“山东手造”“五进”工作。2.组织做好“黄河大集”系列文化活动。制发《关于印发<“黄河大集·福临峄城”春节季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化馆里过大年——峄城欢乐汇·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黄河大集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送春联、赏民俗、黄河大集·非遗年货节、民俗游艺展示、清明节青檀庙会、五一青檀庙会又回来啦等系列“黄河大集”活动20余场次。注重线上宣传,推出《人间烟火气 醉美赶大集》《年集上 味更浓》等爆款短视频,以线上线下赶大集的形式助推产业发展。

(三)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打造城市宜居空间。

1、加强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精神,加快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根据《关于推荐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的通知》要求,推荐申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榴园镇朱村成功入选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组织做好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冠世榴园大理峪石榴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园、水起·龙塘邑两个项目已列入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省级重点项目。

2.积极争创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召开了峄城区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积极争创第四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以此助力加快城市文化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全面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城市宜居空间。

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丰富城市文化形式,充实城市文化内容,拓展城市文化领域,持续推进枣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