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0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收悉,感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现答复如下:
在下步工作中,峄城区将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两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产业项目“建管护”、行业政策“动态清零”等重点工作落地,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明显。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健全动态监测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开展集中排查工作。排查范围覆盖所有农村户籍人口,重点关注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孤困儿童、重度残疾人及受突发意外事故影响较大的农户,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帮扶对象,确保应保尽保。二是发放工作“明白纸”。制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和帮扶政策“明白纸”,通过上门入户、公开张贴、短信微信推送、大喇叭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通过“12345(12317)”热线,进一步畅通群众咨询举报渠道,确保第一时间受理、核查核实线索,及时回应处理群众关切问题。三是夯实监测预警机制常态化运行。压实区级监测预警责任,每月及时将新增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人等预警信息反馈至各镇(街道),每季度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监测预警和政策落实情况;压实镇(街道)信息办理责任,对自主申报、干部排查、上级反馈预警信息、信访舆情等多渠道获取的监测预警信息,组织专业人员逐条调查核实、建立台账,根据村评议研判结果对账销号,使每条信息都形成工作闭环;压实村级风险排查责任,充分发挥村(居)“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等作用,做好村民返贫致贫风险常态化排查,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随时了解家庭生活状态,发现风险及时上报,每月结合党员活动日或村级议事活动安排,宣传防返贫有关政策文件,对各渠道反馈的监测预警信息进行逐条研判,确保符合监测帮扶对象纳入条件的,按照程序一次性纳入,落实针对性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二、进一步健全行业政策保障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发挥“8 +N”工作专班职能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督促重点行业部门制定衔接工作计划,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持续提升脱贫享受政策户、监测帮扶户“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无障碍改造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精准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应享尽享”。二是切实发挥村(居)“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帮扶干部等人员作用。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活动,详实梳理排查动态发生的“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无障碍改造等未及时跟进落实的行业政策,确保就高不就低的落实到位。三是充分利用民政、残联、卫健、人社等大数据库开展信息比对。重点排查残疾人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重度残疾人提前领取养老金、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养老金发放、高龄补贴等动态发生需要跟进的行业政策落实情况,反馈各相关部门督促落实。
三、进一步健全项目“建管护”长效机制
一是抓好管理责任落实。督促项目资产权属所在村(居)明确资产管护责任人,对项目资产每周巡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镇(街道);镇(街道)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管理专班,确保每个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主体、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对项目资产每半个月检查一次,落实资产运营预警机制及收益使用提醒机制。二是抓好规范管护运营。对于经营性资产,进一步完善运营方案,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对于公益性资产,由资产权属所在村(居)落实管护责任人和管护经费,继续通过设置扶贫资产巡护专岗等方式强化管护力量,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三是抓好资产规范处置。严格按照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履行相应资产处置手续,落实村民议事程序、村级公示公告制度。处置的资产及时在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进行变更,处置收入统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四是抓好衔接推进区建设。2023年,继续向“古运梦河”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重点围绕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实施村内道路建设、排水管网建设、坑塘清淤综合整治、生产桥建设、公共照明设施等项目,持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五是抓好项目建设推进。2023年2月份,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项目实施筹备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镇(街道)规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及时做好前期设计、预算编制、用地手续、采购意向公开、留存施工前现场影像资料、签订合作协议等项目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发生“资金等项目”的问题,防止出现跨年度项目。六是抓好督导结果运用。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四不两直”调研等方式,加强对项目日常管理的督导检查。同时,把项目日常管理情况作为镇(街道)申报入库项目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把项目储备情况与财政衔接资金分配挂钩,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管理水平走”,形成“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储备、优化资金分配”的闭环管理。
四、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立足重点工作抓培训。将培训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根据中央和省、市安排的重点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除独立开展专题培训外,还将借助区委组织部或其他单位组织的培训班安排乡村振兴课程。其中,“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已列入全区2023年度重点班次计划。二是立足全员覆盖抓培训。注重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确保乡村振兴系统干部严格参训、“一个不少”。比如,在峄城区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培训班中,为克服疫情影响,使用“雪亮工程”线路采取视频形式举办,区级设主会场,镇村分别设分会场,全区1934人参加培训。三是立足学习实效抓培训。举办或参与培训前,区乡村振兴局将精心设计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受训人群,合理开设防返贫监测、行业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课程,切实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效果。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