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9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
截至2023年4月,全区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7个、市级美丽乡村53个,区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市级清洁村庄60个;美丽庭院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已创建完成3849户,占农村常住户数的10.24%。目前的工作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全域覆盖。根据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结合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今年我们在新创建村方面以行政村全覆盖为目标,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以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引领打造峄城美丽乡村的特色品牌,在沿路、沿河、沿湖、沿景区附近,选择具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基础条件的村庄进行连片打造榴园镇和古邵镇两大优美示范片区,以片区风格“大统一”,美丽乡村个性特点“小别致”创建目标,达到美丽公路、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的多方共赢局面。
(二)狠抓工作结合。深入做好结合文章,把各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做好与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相结合,巩固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成果,打造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升级版。二是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在全域大力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环境行动。三是与河长制、林长制工作相结合,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保护预期目标。四是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突出抓好移风易俗等乡风治理,尤其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彰显村庄个性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实、落地。
(三)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夯实工作责任。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部署,分管责任人靠上督导指挥,村居负责人抓好工作落实,持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力量。二是是健全督导考核。成立督导专班对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专项检查,督促镇(街)掀起美丽乡村创建高潮;对镇(街)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坚持工作通报并强化结果运用。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坚持正面宣传、树立典型标杆,通过电视、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美丽乡村建设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下一步做法和打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委1号文件、省农委办《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四五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意见》、市委农委和市、区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
(一)突出文化优势。坚持以文化为纽带,突出各片区地域文化特色优势,完善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促进美丽片区联动发展,为峄城区乡村休闲旅游提供文化支撑。围绕冠世榴园景区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冠世榴园景区覆盖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冠世榴园景区全域旅游片区;以万亩枣园基础,对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绘制“文化地图”,积极融入全市文旅发展大格局来打造阴平枣园风情文化旅游片区;依托胜利渠精神、知青文化和四支沟治理工程,致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连线程庄至大王庄,推进“十里风华”片区建设;坚持连片打造、突出产业特色,依托寨山核桃产业园和大鲍庄水库,打造仙人湖流域片区;以发掘古岳城历史文化,打造岳城故城,保护岳城遗址为重点建设岳城故城-古驿埠店优美片区。
(二)夯实产业基础。产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经济基础,富民强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在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做文章、下功夫、树品牌,通过积极发展采摘园、观光园、农家乐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结合农业“新六产”示范点创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美丽乡村建得好、存得久。
(三)强化资金投入。在统筹财力的情况下,增加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向示范建设村倾斜,优先解决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利用优势资源和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和扶贫资金投入,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做到企业盈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多赢效果。同时,做好涉农资金整合、拨付等服务工作,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开展。
(四)注重宣传引导。主动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村民观念转变,不断增强维护卫生环境的责任感,提高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电视、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迅速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同时,组织各镇(街)工作人员到先进的兄弟市区进行参观学习,对标提升,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激发人员干事动力。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